脑出血都是高血压病引起的吗?
徐晓蓉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1430
脑出血就是大家平时常说的“脑溢血”,是脑实质内的出血情况。脑出血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中有约1/3发生脑出血,脑出血患者中95%患有高血压。但是并非所有脑出血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的危害性
脑出血是一种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急性期死亡率达30%-50%,致残率高达75%。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畸形等原因所致,若病因无法祛除,脑出血无法实现真正治愈。脑出血即便得到及时救治,病情稳定后仍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如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
——高血压为何会引起脑出血?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由于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对人体心脏、脑部、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当血压持续不断升高时,平均动脉压随之不断升高,此时颅内动脉压力呈不断升高趋势,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便破裂引起脑内出血。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机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高血压状态下小动脉硬化,导致微型动脉瘤形成。当血压升高时,基于小动脉长期加压作用下,小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化增生,导致小动脉硬化。这种小的脑实质内穿透动脉,在高血压长期作用之下形成微型动脉瘤,多分布于基底神经节、桥脑。当微型动脉瘤壁较薄弱时,如果血压骤然升高,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
第二,由于长期受到高血压的作用和影响,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完整性被破坏,血浆中的脂质经由破损处进入至内膜,引起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壁脆性增大。一旦出现诱发因素,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脑出血。
——导致脑出血的其他病因
虽然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脑出血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其他多方面原因也可能导致脑出血,例如:
1.脑血管淀粉样变。年龄越大,发生脑血管淀粉样变的风险越高,异常的淀粉样物质会选择性沉积于脑皮质以及软脑膜的中小动脉中,增大了脑内出血的风险。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若出血量小可选择保守治疗,若出血量大,则需要尽早手术。
2.情绪波动大。平时生活中,情绪波动大也可能导致脑出血。比如生活中遭受巨大打击,导致频繁出现心脏泵血现象,加快了血液流通速度,引起颅内血管破裂出血。情绪过于激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剧烈收缩,此时也可能导致脑出血。
3.不良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下,或者长期熬夜,易加快血液流通速度,血液浓稠度增高,脑出血风险增大。无论是过度的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可能导致脑出血。另外,吸烟、饮酒引起血管收缩加剧,心跳加快,导致血压升高,发生脑出血的风险较高。
4.脑血管畸形。40-60岁年龄段人群较易发生脑血管畸形出血,表现为脑实质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脑血管造影检查可证实发病原因,及时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对愈合有积极作用。
5.凝血功能障碍。本身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导致颅内皮层或脑实质出血。
6.动脉瘤。部分人表现为先天性动脉瘤,部分是后期因高血压等疾病出现动脉瘤,或者动脉夹层破裂导致脑出血,这一种脑出血通常比较严重,出血量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脑出血?
(1)药物干预: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干预至关重要,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若单一降压药的效果不理想,可采取联合用药方式,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服用降压药期间要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更换药物类型,也不可随意增减用药量,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身体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寻求专科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2)非药物干预: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脂肪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平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运动锻炼,可选择慢跑、瑜伽、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增强体质,但要注意控制强度和频次,切勿剧烈运动;规律作息,不熬夜,早睡早起,多休息,不过度劳累,坚持劳逸结合;放松心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