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如何治疗以及日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李英
南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5600
鼻窦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等,当这些鼻窦一个或几个发生炎症,则为鼻窦炎。
一、什么是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指鼻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阻、流脓涕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慢性鼻窦炎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还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大多数慢性鼻窦炎的症状通过治疗能得到有效控制,比如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少数合并有哮喘和过敏的患者有复发可能性。
二、慢性鼻窦炎的病因有哪些?
1、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周围器官组织的感染等;
2、免疫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鼻窦炎的病因和多种变态反应以及免疫性疾病有关;
3、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比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筛泡肥大、钩突肥大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鼻腔、鼻窦的正常通气和引流,从而引发鼻窦炎;
4、纤毛系统功能异常:比如先天性纤毛不动综合征,长期使用麻黄素类或奈唑啉减充血剂都会对纤毛造成损伤;
5、其他原因:比如胃食管反流,放射治疗对鼻窦黏膜也会产生损伤。
三、慢性鼻窦炎如何治疗?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式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比如鼻塞、流鼻涕、鼻后滴漏、病变范围较小,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全身用药、局部用药)。对于症状较为严重且对药物治疗无效的,CT显示病变范围较广的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达到治疗效果。
1、药物治疗—全身用药:
(1)抗生素:根据鼻内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在此之前可以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应使用足量和足疗程的抗生素,急性鼻窦炎的抗生素疗程应不少于2周,慢性鼻窦炎抗生素疗程应不少于4周;
(2)口服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缓解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主要目的是抗水肿和减轻炎症反应。口服糖皮质激素时间应控制在7天以内,避免产生其他并发症;
(3)黏液稀释及改善黏膜纤毛活性药:此类药物有助于鼻窦、鼻腔分泌物排出,还能改善鼻腔、鼻窦内环境,常用药物为桉柠蒎肠溶胶囊;
(4)抗组胺类药物:此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鼻腔黏膜的水肿程度,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2、药物治疗—局部用药
(1)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采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是普遍应用的有效鼻部保健措施;
(2)减充血剂的应用:这类药物不能长期应用,长期使用可导致纤毛系统破坏,使用时间控制在1周以内,常用药物有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
(3)局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抗炎和抗水肿药物,急性鼻窦炎局部使用时间可以为1个月,慢性鼻窦炎使用时间为3个月,鼻息肉手术治疗后可以持续使用半年到一年,可有效降低鼻息肉复发率。
3、外科手术:
(1)手术适应症:
①通过保守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者;
②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
③鼻腔、鼻窦息肉影响鼻窦引流;
④急性鼻窦炎出现颅脑或眼眶内并发症时;
⑤儿童慢性鼻-鼻窦炎12岁以下不宜手术。
(2)手术方式:目前主要为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在鼻内镜的辅助下纠正鼻腔解剖学异常,构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为鼻腔、鼻窦黏膜炎症的良性转归营造生理性局部环境,实现鼻-鼻窦黏膜形态和功能恢复。
四、慢性鼻窦炎日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1、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不能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2、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在有可能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应佩戴口罩;
3、不过度使用滴鼻剂:过度使用滴鼻剂会导致鼻腔干燥和出血;
4、治疗并发症:鼻窦炎患者应及时治疗并发症,例如咽炎、中耳炎等;
5、戒烟:鼻窦炎患者不可吸烟,吸烟会刺激鼻腔和窦口,使得症状进一步加重;
6、关注心理健康,不过度焦虑,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7、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