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策略
贾一昕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摘要:本文探讨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理路,强调将生活教育融入学习任务群,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情境创设、内容整合与活动设计,本文提出具体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引言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倡导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学习任务群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生活教育融入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中,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生活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意义
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性,将语文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另一方面,通过生活教育的融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
二、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原则
1.生活化原则:教学设计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语文知识。
2.整体性原则: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应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将相关知识点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学习任务群。
3.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三、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丰富源泉,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教师应根据部编版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文的魅力。如在教授《四季之美》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四季的变化,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在学习《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又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称象的活动。课前,教师准备一些小石子、塑料大象和简易天平,课堂上让学生分组操作,模拟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由此可见,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实践应用则是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古诗吟诵会”的情境。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然后让学生分组准备,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吟诵表演。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合作探究诗意、准备服装道具、排练吟诵,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整合生活化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但并非唯一资源。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整合,将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有机融合。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将时事素材融入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观看影视作品等,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应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神话传说”单元时,教师可以以“探秘神话世界”为主题,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课文,了解神话的基本特点;然后,组织学生搜集和分享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拓宽知识面;最后,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神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学习任务群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神话故事的相关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3.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实践活动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部编版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故事讲述大赛、手抄报比赛等;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展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又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时,教师可以以“我是小小解说员”为主题,设计一项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家乡的风土人情、学校的特色活动等),搜集相关资料并撰写一篇说明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解说比赛,评选出最佳解说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撰写说明文,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跨学科整合是指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历史等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群。拓展则是指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和研究,拓宽知识视野。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跨学科的学习任务群。首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然后,与历史老师合作,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背景知识。接着,与美术老师合作,指导学生绘制战国时期的服饰、兵器等。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语文知识与历史、美术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结束语
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理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通过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整合生活化教学内容和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等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与生活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生活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翠灵.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4(20):52-54.
[2杨勤家.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家长,2024 (09):183-185.
[3]张婷,王亚.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陶行知学刊,2023(0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