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足工作职能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李涛

中共都匀市委党校 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立足送课到镇、定制培训、智库下乡等形式,为乡村振兴提气铸魂、增智赋能、出谋划策,有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切实把乡村振兴的成效体现在“办实事、解民忧”上,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工作职能;干部培训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利益。作为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党校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一、送课到镇为乡村振兴提气铸魂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积极履行其职能,应该通过“送课到镇”这一创新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校坚持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干部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心设计课程,旨在提升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

党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有机结合。例如,党校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镇,开展实地调研,针对不同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方案。这些培训方案不仅涵盖了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还需要融入了实践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使基层干部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能力。这种“送课到镇”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的理论素养,还能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注重通过“送课到镇”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在培训中,党校不仅传授知识,还应该强调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增强了他们为乡村振兴奉献的力量。这种精神动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定制培训为乡村振兴增智赋能

定制培训紧扣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乡镇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培训课程,显著提升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党校应该结合“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把握不同乡镇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定制了一系列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还融入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例如,针对具有农业特色的乡镇,组织了农业技术培训,教授农户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针对具有旅游资源的乡镇,开展了乡村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培训,帮助当地干部和农民掌握乡村旅游的运营技巧,助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这些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仅提升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理论素养,还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注重培训的形式创新,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例如,在多个乡镇设立了实践基地,组织学员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汲取经验,激发创新思维。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还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得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操作性。通过这些创新性的培训方式,不仅能提升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综合素质,还能增强了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定制培训,不仅帮助乡村解决了实际问题,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精神动力,充分体现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三、智库下乡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还要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教学,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乡镇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智库下乡过程中,需要组织多个专业团队深入乡村,对农业发展、乡村规划、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进行详细调研。通过这些调研,深入了解乡镇的具体情况,包括农业生产条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的情况。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项目规划。例如,针对某一乡镇的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产业链构建等多方面建议,帮助乡镇解决了实际问题。

还通过智库下乡的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的联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项目,通过实地指导、案例分析等方式,为基层干部提供了实践操作上的指导。还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讨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形成了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在智库下乡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提升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定制化的培训课程,帮助基层干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同时,还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基层干部掌握实际操作技巧,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些培训,不仅能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还能激发了他们为乡村振兴奉献的热情,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通过智库下乡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党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通过实地调研、政策建议、项目规划、基层培训等多方面的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党校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为增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聚焦农机标委会职能助力四川农机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会议[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1年第3期12-12,共1页

[2] 王金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现代农机》,2023年第6期104-106,共3页

[3] 黎贺娣.化“无形”为“有形” 促“知产”变“红利”[J].《福建市场监督管理》,2024年第6期39-39,共1页

[4] 达菲.省自然资源调查院蝉联“全国优秀省级地质调查院”荣誉称号[J].《黑龙江国土资源》,2023年第1期6-6,共1页

[5] 探索[J].《乡村振兴》,2021年第10期52-53,共2页

[6] 赖晓璐.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县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J].《园艺与种苗》,2024年第2期100-101,110,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