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曾冬兰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校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探讨其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中的具体作用。通过对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初三英语教材的案例分析,本文展示了小组合作学习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英语,人教版新目标,语言能力,学习动机

引言

在新课改理念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尤其是语言学习。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语言的习得尤为重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实践中被定义为学生在小组的形式下,通过讨论和协助来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学会互助、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增强学习的动机。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尤其重视学生个体在集体中的发展,强调通过群体互动促进知识的共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如记录者、发言人或监督者,这有助于他们在完成具体任务的同时,学会责任分担和角色转换。小组合作的明确分工使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高[1]。

2.教学理论支撑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语言和思维的社会性基础,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语言交流构建的。根据这一理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互动环境,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建立和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在中国,Ding和Li的研究显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支持学生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尤其是在外语学习中。小组内的对话和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使用目标语言的机会,这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此外,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也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通过不断的社会互动来实现的。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不断调整和重建自己的思维模式[2]。

3.教学策略的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需考虑小组的组成、任务的性质和评价的方法。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教师通常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性格特点来划分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能力层次相对均衡,这样可以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任务的设计应具有一定挑战性且需小组成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例如,设计一个需要调查、讨论和报告的学习任务,可以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支持。评价方法也应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外,还可以包括对小组成果的评估,如项目展示或小组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得到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还能在合作与交流中增强自信和责任感。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合理的小组编排、任务设计和评价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互补优势,引导他们在合作中成长[3]。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要想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我在运用这一策略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应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机会,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包办代替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轮流发言、分工合作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合作中来。

2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如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协调等。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合作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活动,让学生们学会合作,提高合作效率。

3.  控制小组活动的时间和节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应该控制小组活动的时间和节奏,避免出现时间过长或过短、节奏过快或过慢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小组活动的时间和节奏,确保小组活动的高效进行。

(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下边是几种在我的课堂上运用较多的方法。

第一种是借助对话开展的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来锻炼口语 ,增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对英语表达的自信。第二种就是借助课文开展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让小组成员共同预习,进行课文的解读,背诵课文比赛等。学生不仅在一起能够解决不认识的生单词,了解课文文化背景,还能共同讨论疑难问题。第三种就是项目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创作英语短剧,进行主题演讲等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第四种是常见问题讨论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可以开展语法疑难讨论,阅读理解讨论,学习方法交流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4]。

(3.)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与反馈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的英语教学,学生能展现出更高的学习成效和更强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教学成效。反馈机制也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参与访谈或撰写反思日记的方式,提供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看法和感受。通过这些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的接受程度。学生反馈通常指出,通过小组合作,他们不仅学习到了英语知识,而且增强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如调整小组的组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或是活动的类型,以此来优化教学效果。

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表明,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日常的互动和合作中不仅提高了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更加放松和自然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这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小组的组成,确保学生之间能够有效合作并互补彼此的强弱点。同时,任务的设计需要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主动进行思考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应该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不但要评估学生的语言技能习得,还应考量他们的合作态度和团队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梅强. (2020).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华杰. (2019). 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莉阳. (2021).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教学探索.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4]赵雪梅. (2018). 小组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