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高亚琳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250014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信息化全面预算的概念、意义、现状、主要问题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公立医院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

一、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医院对所有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管理,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这包括业务主管部门对医院预算和财务的全面管理,以及医院内部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了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筹资投资、业务等各个方面的预算。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它通过系统的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来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信息化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更为突出: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医院能够对各项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使用,减少浪费和冗余。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例如,通过预算管理,医院可以合理安排医疗设备的采购和使用,避免重复购买和闲置浪费。

(二)增强财务透明度

信息化手段使得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过程更加透明,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公信力。透明的财务管理可以增加患者和社会的信任,从而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例如,通过信息系统,患者可以实时查询医疗费用的明细,了解医院的收费标准和费用构成。

(三)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数据分析,医院可以更科学地配置资源,满足不同科室和项目的需求。这种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例如,通过预算管理,医院可以根据各科室的业务量和发展需求,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四)促进绩效评价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与绩效评价体系相结合,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评估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表现,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通过预算管理,医院可以设定各科室的收入和支出目标,评估其完成情况,并据此进行奖惩。

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

许多公立医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了预算管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这些系统包括财务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例如,一些大型公立医院已经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查询,提高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预算编制更加科学

借助信息化手段,医院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收入和支出,制定更为合理的预算。例如,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医院可以更准确地预估未来的业务量和收入情况,从而制定更为科学的预算计划。这有助于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预算偏差。

(三)预算执行监控加强

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这种实时监控机制可以确保预算的严格执行,避免超支或资金闲置的情况发生。例如,通过信息系统,医院可以实时监控各科室的支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绩效评价体系完善

部分医院开始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通过设定绩效指标,评估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表现,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例如,一些医院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励各部门和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

三、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公立医院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系统整合不足

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导致信息孤岛现象,影响预算管理的效率。例如,财务管理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之间数据不互通,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一致。这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的混乱和错误,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

(二)数据质量不高

部分医院的数据录入不够准确,影响了预算编制和分析的准确性。例如,一些医院在录入财务数据时存在误差,导致预算编制的基础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预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可能导致预算的偏差和失误,影响医院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效果。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医院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例如,部分医院的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不熟悉,无法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预算管理。这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的低效和错误,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营效果。

(四)绩效考核不完善

部分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例如,一些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无法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从而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可能导致员工的消极怠工和低效工作,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营效果和服务质量。

四、完善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推进系统整合

鼓励医院采用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系统集成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效率。例如医院可以选择一款适合自身需求的集成软件或平台将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二)提升人员素质

加强对医院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定期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例如医院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同时也可以鼓励财务人员自学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奖项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激励医院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奖励先进树立典型激发医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政府或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优秀预算管理奖”等奖项对在预算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的医院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培训机会让医院有机会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医院的经验和方法。

(四)加强技术支持

鼓励和支持信息技术企业参与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医院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参与到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也可以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小结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通过推进系统整合、提升人员素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技术支持举措,可以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 革的意见[EB/OL]. (2021-3-7).

[2] 郭湘琴. 浅谈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问题和改善[J].质量与市场,2023,6(335):103-105.

[3] 刘鹏.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J].财会学习,2024,6(1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