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测绘中测绘工程技术分析
李镇江
吴江市建设房产测量有限公司 江苏吴江2152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绘领域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提高测绘精度和效率的必要性,详细探讨了四种先进的测绘工程技术:三维扫描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以及室内测绘技术,并对每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测绘工程技术的进步为不动产测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工具。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不动产测绘的工作效率和测绘成果的准确性,而且为土地的合法利用、规划、不动产权登记、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展现了现代测绘技术在不动产领域应用的广泛前景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不动产测绘;测绘工程技术;三维扫描技术
前言: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不动产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动产测绘作为一项基础且关键的工程技术活动,为不动产登记、交易、管理及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数据保障。不动产测绘,是指对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进行测绘,为国家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测绘保障和基础资料。不动产测绘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关系到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1.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绘领域的作用
1.1 提供准确的不动产登记和交易基础数据
测绘工程技术为不动产登记和交易提供了精确的地理和空间数据,在不动产领域,无论是土地、建筑物还是其他不动产的买卖、转让、抵押等法律行为,都需要准确的测绘数据作为支撑。测绘工程通过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如全站仪、GPS、无人机测绘等技术,进行地形地貌、建筑物位置、界限等关键信息的测量,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这些数据不仅仅是交易的基础,更是法律和行政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例如,土地的确权、不动产的登记,需要依据测绘结果来确定土地的界限和面积,以此来计算价格、税费等,准确的测绘数据可以有效避免不动产交易中的纠纷,如界线争议、面积误差等问题,从而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1.2 促进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
通过高精度的测绘数据,规划者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现状及潜力,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例如,通过遥感测绘技术获取的大范围地形地貌数据和现有建设用地情况,规划者可以有效评估城市扩展、土地复垦或者新区开发的可能性和环境影响。
测绘数据还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准确的地形测绘数据可以指导工程位置的选择,规避潜在的地质风险,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建设效率和安全性。
2.不动产测绘中测绘工程技术分析
2.1三维扫描技术
在不动产测绘领域,三维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它通过高精度的激光扫描仪对目标物体进行全方位、无接触的扫描,以获取大量的空间坐标点数据,这些数据被称为点云数据。需要根据测绘目标的大小、复杂程度以及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三维扫描设备。例如,对于一座建筑物的外立面测绘,可以选用具有±2mm精度,测量范围可达1km的远程激光扫描仪。设备选择完毕后,接下来是现场布设工作。为确保全面覆盖测绘区域,需要合理规划扫描站点。假定建筑物的周长为400m,高度为50m,根据设备的测量范围和覆盖角度,可以预设大约每隔100m设置一个扫描站点,并确保每个站点的扫描范围有一定的重叠,一般重叠率不低于30%。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也便于后期数据的拼接。
在实际扫描过程中,操作人员会在每个预定站点启动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通过旋转镜头发射激光束,并接收激光束反射回来的信号,从而获取目标物体表面的点坐标。以建筑物外立面为例,每个扫描站点可能会产生数百万至数千万个点坐标。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现场采集时,还需同步进行粗略的数据清洗,比如去除因移动物体(如过路车辆、行人)引入的噪声数据[1]。
数据采集完成后,接下来是数据处理阶段,首先是数据拼接(Registration),由于整个测绘过程中会有多个扫描站点,因此需要将不同站点采集的数据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坐标系统中。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使用至少三个的共同特征点进行精确对齐,拼接误差控制在±1mm以内。数据拼接后,进行点云数据的优化处理,包括数据降噪、点云滤波等,以提高模型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最后是基于优化后的点云数据构建三维模型,这一步骤通过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完成,软件会根据点云数据自动或半自动地生成物体表面,最终形成精确的三维模型。
2.2无人机测绘技术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不动产测绘工程中已成为一种高效、快速且经济的数据采集方法。该技术主要通过装备有摄影测量仪器的无人机在空中对地物进行拍摄,再通过后期处理获取高精度的地图和模型。在无人机的选择上,根据测绘区域的大小和所需精度,选择适合的无人机类型。例如,对于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内的小区域,可选用电池续航时间为30min、搭载1200万像素相机的四旋翼无人机。对于面积较大的区域,宜选择固定翼无人机,其续航时间可达2h以上,能够搭载更高分辨率的相机,如2400万像素。
飞行计划设计阶段需要确定飞行高度、航线重叠度、侧向重叠度和地面采样间隔。例如,为了获取1cm的地面采样间隔(GSD),假设相机焦距为35mm,无人机飞行高度应设定在约120m,航向重叠度和侧向重叠度分别设置为80%和60%。这样设计是为了确保足够的影像重叠,方便后期的影像拼接与立体匹配。在实地飞行测绘阶段,操作人员根据飞行计划控制无人机按预定航线飞行,同时监控无人机状态和影像采集情况。例如,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每秒拍摄2张照片,确保航向和侧向的重叠度满足要求。飞行完成后,应立即检查所拍摄的影像质量,确保所有区域都已被覆盖,且影像清晰、无模糊[2]。
2.3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
在不动产测绘中,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表1)主要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些系统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精确位置定位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通常涉及使用双频GPS接收器来增强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为双频接收器可以同时接收两种不同频率的信号,从而有效减少由电离层引起的误差。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设置接收器在目标不动产区域的各个关键点,例如土地的四个角点。每个点的观测时间至少为15min,以确保足够的卫星数据采集,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接收器在采集数据时,通常会记录下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精确时间和卫星的位置信息[3]。这些数据随后通过专用的测绘软件进行处理,软件会计算出每个接收点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高程)。
结束语:通过对不动产测绘中的测绘工程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够认识到现代测绘技术在提高测绘精度、效率以及促进不动产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能够洞察到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扩大,不动产测绘工程技术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栢能. 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实践应用[J]. 中华建设, 2024, (05): 103-105.
[2]余立祥.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房地一体确权中的应用[J]. 能源与环境,2022(6):57-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