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李翰博
辽宁科技大学 11405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问题也逐渐凸显,引起国家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使贫困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逆反、忧郁、自我封闭、过分敏感和依赖等许多方面的消极思想行为和心理。如何有效地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策略
引言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经济上比较贫困,所以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产生自卑甚至抑郁等情绪,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出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实现公平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要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教育,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助困与育人相脱节
大多数人认为,高校中的贫困生会比其他学生更能理解生活的艰难困苦,思想相对更为成熟。这导致了对贫困生思想道德水平过高的估计,使高校将贫困生工作的重点放在生活上,造成了助困与育人相脱节的现状。贫困生的生活现状有了改善,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匹配的思想道德教育却不多。
(二)思想教育针对性不足
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学业本身沉重耳朵贫困生,加上家庭贫困的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许多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心里咨询不能替代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许多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由于人生观的偏差造成的。因此,应当多角度、深层次地向他们灌输正确的人生观。
(三)缺乏综合方法的运用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是指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运用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方法、教育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和心理方法等,他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工作主题偏重于行政方法,而忽视了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卑却有极强的自尊心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成熟,所以他们也有很强烈的自尊心。当有同学和老师出于好意帮助他们时,他们总觉得是一种施舍,从而故意疏远老师和同学们,也不会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由于这种自卑和自尊心理的共同作用,他们很孤僻,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处理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意志坚强,也会忧郁
贫困大学生经历过贫困的磨炼,所以能够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多数都愿意参加勤工俭学的工作,努力学习,很自立,但是物质上却并不充足,在实际生活中会有很多烦恼,这使他们产生了忧郁感,比较敏感,和同学也不能正常交流。部分贫困大学生经常抨击社会,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看法偏激,所以经常逃课,不努力学习,我们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把他们从精神贫困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健康发展。
(三)自立却也有依赖心理
生活的困苦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所以部分贫困生珍惜自己的生活,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的工作,突出表现了他们的自立能力。但是也有一些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没有勇气,也没有毅力,希望好心人对他们进行资助,这种依赖心理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
贫困大学生的档案,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首先,对贫困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并评定哪些属于贫困大学生。还要随时跟踪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和经济状况等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学校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的管理。建立准确的贫困大学生档案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所以高校应该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来做好这项工作。
(二)建立自救与互助基地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制度,使勤工助学的基金可以滚动发展下去。可以与企业或者公司建立合作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有偿的服务,如摄影培训、电脑培训和家庭教育等。其次,高校应鼓励贫困大学生成立类似公司形式的自助团体,使之凭着自身的知识和技能面向社会承接相应的业务,将自救与互助项目从劳务型和服务型向教学、科研、管理及科技开发等智力型方向发展,从而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能拥有智力型的勤工助学的机会。最后,充分挖掘校内消费市场的潜力。例如,建造校内书亭,让贫困大学生来管理,收入按一定比例分成。
(三)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
在高校中开展心理辅导,主要是尽可能消除贫困生的贫困心理,并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还要开辟电话咨询等渠道,拓宽心理咨询的渠道,从而不断满足贫困大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等来锻炼他们的能力,促使他们在活动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也能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调节好自我,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四)发挥党团组织的帮教作用
高校党团组织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团结、教育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首先,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党校、团校的活动以及党团组织的其他活动,组织贫困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从而在茫茫的学海中,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其次,开展帮教活动。高校学生党团组织要把服务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积极有效地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在物质上脱贫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精神上的贫困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高校贫困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使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并顺利完成学业,最终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苑素梅.试论精神教育对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意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9(03)
[2]柴启东.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创新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