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吴辉
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455000
摘要:从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来讲,伴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对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职业院校积极将相关部门指导思想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关键在于教师身上。鉴于此,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显得非常重要。随着职业教育形势任务的变化,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评判方面也应当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使职业院校教师团队整体水平得到优化与发展,进一步带动更多教师完成教学、科研等任务要求,从而帮助更多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的目标。笔者在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教多年,本文将以中职院校为例,结合实践经验简短表述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策略方面的观点。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与发展
1 前言: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就国家领导人关于职业教育相关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深入领会与研究,并实施了具体部署与指导,这不仅体现出了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更对于职业院校办学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作为职业院校开展日常教学与实现长期发展的核心力量,理应在职业院校的发展规划中占据重要的部分。从这点意义上来讲,加强针对教师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借助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确保教学工作实效得到保证。
2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相关内容概述
教师作为一个高尚的职业,从职业院校的具体教学需求来讲,对于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也设置有一定的具体轮廓。首先,教育工作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本国策,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要具有爱国情怀,以及高尚的职业品德和敬业精神,具有从事教学的基本技能以及其他必要的从业能力。其次,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倡导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发展进行教学的理念下,无论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当具备除了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以外,对学校所设置专业知识有一定认识,并不断将学生职业技能领域发展方向与所从教授课程相结合,带给学生更多专业知识能力的内容。再次,在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方面,不能单纯以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讲解能力作为参考重点,还应当着重考虑教师组织引领课堂的能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动手示范能力等方面。最后,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创新教育实践的发展,不少职业院校都尝试结合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手段,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和发展开辟更多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些办出品牌和特色的职业院校甚至在某些专业课程上编纂出了校本教材,充分利用好了校企联合的利好,将一些更新颖的知识内容更加快速地传递给了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内容得到了优化升级,科研能力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提高。
3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现状分析
3.1知识传输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的能力不到位
客观来讲,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和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现实情况下,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水平,尤其是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薄弱,不少学生存在偏科、学习能力较差的现实情况,这就更需要职业院校教师通过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艺术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效。尤其是在创新教育方面,如何更好地吸引学生兴趣,结合学生知识技能学习与掌握的实际需要传递好知识,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等方面,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很好掌握的环节。从这点意义上来讲,教师计划向学生传输的知识内容需要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吸引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进入教师预设好的知识海洋之中,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3.2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氛围营造能力不足
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来讲,倡导营造出师生互动探究的良好教学氛围,从而在拉近师生距离和师生互相畅所欲言探索中让学生围绕知识内容,真正形成对于知识的认知和记忆。实践证明,当学生拉近了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便愿意主动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理论课堂,教师一个人在讲、板书,学生被动在听的传统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也真正将他们放置在了主人翁的位置上。教师在做好课堂引领者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于不同知识环节主动设置疑问、组织学生开展分组教学或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收获知识、掌握技能。
4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策略探索
4.1重视基本素质与专业素养打造
对于职业院校教师来讲,要想成为受社会和业内人士认可,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成果的角色,不仅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怀,更需要扎实的基本素质与专业素养作为基础。从这点意义上来讲,作为职业院校要多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和学习提升的机会,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培训学习工作,使广大教师能够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下,真正通过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优化与完善成就为人师表的职业形象。与此同时,作为学校管理者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工作,努力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可以在评优评先、激励性劳动报酬调整等方面下功夫,真正让努力奉献并且有所作为的人收获到对等的物质和精神回报。除此之外,在提倡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当下,学校要利用教研组等机构的优势,将更多教师凝聚起来,让他们在工作内外加强交流与协作,共同探讨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话题,并定期制定相关主题,建立起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来积极打开广大教师思维的高度。不仅如此,职业院校还可以结合自身与用人单位和广大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让更多专业课教师走出去,在不断与时俱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将最新、最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带动学生的成长成才。
4.2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
教学是职业院校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与此同时,在目标定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初级应用人才的指挥棒下,教师自身也必须具备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领域实践应用的能力。近年来,不少职业院校都响应上级主管部门号召,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评定相关的赛事活动,不仅检验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更让广大师生对于过去一个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尤其是在当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倡导实训教学的今天,通过反复实践最终形成应用技能成为了很多职业院校教师所推崇的理念。一些职业院校还围绕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实验室,并与部分合作企业建立起了定期输送学生到一线工作岗位的机制,由相关专业课教师带队,深入企业做好学生日常管理的同时,也取得了自身在实践指导能力方面的宝贵经验。
5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具体问题,而教师作为主导课程和学生职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教学改革方向与学生收获知识的实际需求,进而通过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学生带入到收获知识、掌握技能的良好学习氛围中,从而确保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峰.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20(22):242.
[2]陈建华,李彦芳.县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北教育,2024(18):72.
[3]吴现文.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基础课教师关键能力的提升[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1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