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跨学科融合实践

作者

聂子妍

肇庆市鼎湖区桂城水坑一小学, 广东 肇庆 526070

摘要:劳动教育是我们实现育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劳动教育和小学英语教学有效融合,能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学科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英语教学; 跨学科融合

一、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开展劳动课程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有机融入劳动内容。”学校劳动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劳动课程,还必须要和各科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英语学科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现英语课程教学的同时,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有效地整合教材内容,创新的教学模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融合的可行性

要实现劳动教育和小学英语的跨学科融合,要求教师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劳动育人元素,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在创设真实自然的情境中,实现劳动教育的渗透。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系统设计每个单元的主题及情景,贴近生活,多个单元都隐藏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借助教材劳动教育元素,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我将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为例,对单元的劳动教育元素进行挖掘和整理,请看下表:

三、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融合实践策略

(一)积累素材,建立素材资源库

一直以来,传统的学科教学是孤立的。由于没有跨学科劳动与小学英语结合的素材库,很多教师向尝试进行跨学科的教育却难以开展。因为教师需要独立寻找符合教材的劳动资源,并进行教学设计。因此,要实现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同校、同学区甚至整个县的教师之间要加强联系,共同有意识地在开发劳动资源的同时,积累好日常跨学科教学的素材,如:单元的教学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活动设计、小视频、图片等,逐步建立素材库,以便日后教师在教学中能快速寻找适合的劳动教育素材,以提高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的实效性。

(二)研读教材,提升教师跨学科备课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专注本身学科的教学及备课,限制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拓展。教师备课思维比较局限,要实现跨学科的融合,需要教师在备课前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明确写进教学目标当中,并通过创设真实情景,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环节和课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在PEP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备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家人、能为家庭分担家务,收拾房间,是本单元的劳动教育目标;创设参观房间的生活情境,通过不同房间的对比,渗透要收拾好自己物品的劳动教育;通过课外“Clean my room”的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与语言,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三)立足教学,实现劳动、英语有效融合

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劳动意识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在人教PEP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单词都是和劳动教育相关的,这就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教授英语词汇的同时,渗透劳动意识。而劳动教育的融入,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在人教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中,学习“classroom”、“window”、“floor”等单词时,结合教材中let’s do,通过动作进行“clean the classroom”、“clean the window”、“sweep the floor”等教学,鼓励学生在班级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家里也要积极承担家务,渗透热爱劳动的意识。

2.在情景教学中,树立劳动价值观

英语教学依托教材文本,而创设真实的情景,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知识。因此,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创设真实情景,巧妙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共同探究文本中劳动教育内涵。在人教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Meet my family中,创设在日常生活中介绍家人的情景,学生通过家庭照片,介绍家人及其职业。小结时教师可进行提问“Are your parents  helpful? Why?”引发学生思考父母职业背后所付出的劳动,并通过一段关于我们疫情生活下不同职业的劳动视频,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对这些日常可能忽略的劳动有了更真实的认识,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在课外实践中,锻炼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的融合不仅仅在英语课堂活动中实现,还体现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拓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输出语言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劳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人教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中,设计“Make a salad”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材料,用英语介绍制作salad的过程;在Unit 4 My home中,让学生介绍打扫房间的过程,拍成小视频;在Unit 6中,让学生制作感谢卡片给家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付出自己的劳动,在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锻炼劳动能力,促使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进一步思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四、结束语

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新时代一大趋势,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融合的是当前时代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拓宽教学思维,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相互合作,建立丰富的资源库,把劳动教育有效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在词汇教学中渗透劳动意识;在情景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锻炼劳动能力,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学科价值,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冰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践行劳动教育的方法探究[J].理论探索,2021,(20):12-1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的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001).

[3]李丹.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以PEP(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EB/OL].2021-11-16.http://zy.mzedu.gov.cn/studio/index.php?r=studio/post/view&sid=569&id=170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