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资源赋能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作者

张英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2238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聚焦于数字化资源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苏科版教材为依托,深入探讨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数字化资源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价值与策略,旨在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以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日益丰富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苏科版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基本框架,而数字化资源则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有效整合数字化资源,赋能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数字化资源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价值

(一)丰富教学内容

数字化资源涵盖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够突破教材的局限,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科技知识[1]。例如,在苏科版“信息技术初步”的教学中,教材只能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入数字化资源,如动画视频展示计算机内部硬件的工作原理,从数据的输入、存储、运算到输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讲解、学生模仿操作为主,较为单一枯燥。数字化资源的引入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苏科版(2023“用 Scratch 编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编程学习平台,如 Scratch 官方网站上的教学案例和互动社区资源。教师先在课堂上讲解 Scratch 的基本编程模块和逻辑,然后让学生在在线平台上自主探索各种创意编程项目,学生可以参考平台上其他用户分享的作品和代码,进行模仿、修改和创新。这种基于数字化资源的项目式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数字化资源具有便捷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苏科版“数据处理与统计”单元为例,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数据处理软件的在线教程资源,如 Excel 基础教程视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基本的数据输入和简单统计功能后,如果在课后作业或自主探究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观看这些教程视频进行复习和深入学习。此外,一些数字化学习平台还提供了学习进度跟踪和测评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自我监督和评估学习效果,逐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数字化资源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教材知识点整合数字化资源

教师需深入剖析教材,精准定位各知识点,进而广泛搜罗与之适配的数字化资源。通过筛选优质教学课件、趣味互动小程序等资源,与教材知识点紧密融合,构建丰富多元的教学素材库,使教学内容得以拓展延伸,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高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2]。例如,在教授“文字处理”相关知识时,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文字的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教师可以整合一些优质的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视频资源,如 WPS 文字教程视频,视频中详细展示了如何使用各种格式刷、样式模板等高级功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文字处理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优秀的文字作品范例,如精美的电子小报、作文集等,以图片或文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到文字排版、图文搭配等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

(二)创设数字化教学情境

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多媒体软件等数字化手段创设情境。以生动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信息科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信息素养与实践能力。在苏科版“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资源,创设一个虚拟的图形探索空间。学生佩戴 VR 设备后,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各种立体图形,如正方体、圆柱体等,通过互动操作,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特征,如正方体的六个面相等、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等。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三)开展数字化合作学习

搭建数字化合作学习平台,如在线学习社区、项目协作软件等。在教学项目实施中,学生分组借助此类平台开展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实时交流想法、共享资源、互相评价作品,不仅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技巧,还能在交流碰撞中拓展思维,提高信息科技综合运用水平,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合作需求。在苏科版“人工智能初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人工智能项目研究。各小组利用在线协作工具,如腾讯文档、石墨文档等,共同撰写项目报告、整理研究资料。同时,小组之间可以通过在线论坛或视频会议平台,如钉钉会议,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这种数字化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资源为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基于苏科版教材整合数字化资源、创设数字化教学情境、开展数字化合作学习等策略的应用,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实践,可以看出数字化资源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应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创新能力和数字化学习习惯,为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晶晶,张芙蓉.数字化转型赋能,构建智慧高效课堂——以小学信息技术课为例[J].科幻画报, 2023(5).

[2]卢秋红,徐凡,居晓波,等.话题:数字教育资源如何赋能信息科技课程建设[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