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房助产工作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作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

齐海珍

伊犁州新华医院 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幸福锦苑 835000

摘要:目的:分析产房护理中风险控制策略的效果及其对孕期结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间,本医疗机构接收的90位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5人。对照组接受常规产房护理,而实验组则接受护理风险控制。对比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实验组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实验组阴道分娩率高达48.89%,而对照组仅为8.89%(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为40.00%,无指征剖宫产率为11.11%,对照组分别为60.00%和31.11%(P<0.05);实验组的护理纠纷率、护理投诉率及不良妊娠结局率分别为4.44%、2.22%和4.44%,对照组则为17.78%、13.33%和20.00%(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而对照组为77.78%(P<0.05)。研究结论:在产房护理中运用风险控制策略,能够显著减少产程时长,提升自然分娩比例,并优化孕期结果。

关键词:产房助产;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作用;对妊娠结局;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共收录90名产妇病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其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的年龄分布在23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03岁(标准差5.74岁);孕期为35至40周,平均孕周为37.56周(标准差2.43周);体质指数(BMI)介于19.45至23.67kg/m²之间,平均BMI为21.16kg/m²(标准差2.04kg/m²);教育水平方面,高中以下学历者有6人,大专学历者2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9人。实验组的年龄介于25至34岁,平均年龄为29.50岁(标准差4.89岁);孕期为37至40周,平均孕周为38.62周(标准差1.97周);BMI范围在19.62至23.44kg/m²,平均BMI为21.24kg/m²(标准差1.98kg/m²);教育程度上,高中以下学历者8人,大专学历者2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6人。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显示出一致性(P值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纳了常规护理的改进模式,即在产妇入院之际,由专业的护理团队引导其逐步熟悉病房及医院设施,详细介绍病房规章、陪护守则以及分娩相关的医疗信息,耐心回应产妇的疑问,以增强其分娩信念;同时,护理团队严格执行日常查房,确保早晨和夜晚的护理工作质量,一旦观察到产妇出现腰部剧痛或出血症状,便迅速通知责任医生介入处理。产后,对产妇进行详尽的健康辅导,包括新生儿喂养技巧、个人清洁与营养等,直至其完全康复出院。而在实验组中,我们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的策略,具体操作如下:(1)选拔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风险护理管理团队,由护士长担任领导,负责组织团队成员参与各类培训及讲座,确保他们全面掌握接产关键点、护理风险管理的流程与重要性等相关知识。我们要求所有团队成员都要具备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明确了解风险发生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正确的风险应对策略,以便能够有序地与医生配合进行救治。我们采取了合理的分工机制,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护士长带头,定期召集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分析接产过程中常见的风险要素、并发症及急救方法等,护士长负责总结讨论成果,并将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书面形式记录归档。(2)从产妇入院起,我们就引导她们完成必要的检查,并解释每项检查的重要性;在分娩前,护理人员加强与产妇的沟通,详细告知分娩过程、配合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指导她们在生产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同时,护理人员还会适当为产妇进行按摩,以缓解疼痛;我们建议产妇在宫缩时食用高能量食物,及时补充因分娩而消耗的体能;同时,我们还及时向产妇家属通报分娩进展,以减轻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1.3观察指标

(1)产程时间。(2)分娩方式。(3)护理纠纷、投诉率及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0分;不满意<70分。(4)妊娠结局。

2结果

2结果

2.1产程时间

2.2分娩方式

图2分娩方式对比

2.3护理纠纷、投诉率及满意度

图3护护理理纠纠纷纷、投诉率及满意度

2.4妊娠结局

图4妊娠结局

结论

医疗护理风险的管理工作,即通过专业知识对护理活动中潜在的或显现的医疗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与剖析,确立相应的管理策略,旨在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轻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对产妇可能带来的损害。在本项研究中,实验组在第一、二、三以及整个产程的时间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阴道分娩的比例达到4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而剖宫产率为40.00%、无指征剖宫产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0%、31.11%(P<0.05)。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分析指出,该护理管理模式首先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强化了风险管理培训,要求团队成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其责任心,确保员工和产妇的安全,从而提升医院的安全性;专门的助产士为产妇提供全面护理,产前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及分娩配合,增强产妇对妊娠分娩的认识,提高配合度;通过按摩、音乐等方法帮助产妇分散注意力,缓解消极情绪;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同时,与家属保持沟通,及时通报分娩进展,指导陪护,有效避免潜在风险,减少医疗事故,减轻意外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伤害,改善分娩结果。这也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满足产妇及其家属的治疗期望,降低护理纠纷,对维护医患双方权益具有正面作用。研究还发现,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4.44%、护理投诉率为2.22%、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13.33%、20.00%(P<0.05),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这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医护人员和产妇有效规避风险,减少不良护理事件,提升护理品质,保障产妇安全。

参考文献:

[1]熊小兰.助产士为主导模式下孕期体质量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3):2040-2042.

[2]李悠艳.风险护理管理在产房助产实施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8):74-76.

[3]梁静静.护理风险管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对改善母婴结局的价值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0(21):195-197.

[4]张平,吴雷.前馈控制风险管理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4):100-102.

[5]陈丹.孕期体重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5):189.

[6]董英梅.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对无痛分娩产妇疼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22(7):241-244.

[7]许宝莹,朱剑兰,黄敏燕,刘东梅.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4):363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