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产科护理的应用与影响
刘雯婷
溧水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溧水区 211200
摘要:伴随家庭化产房施行家庭化产科护理是当前产科护理的一大新的发展趋势。发展家庭化产科护理能够更加有效提供安全的全方位个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当前医护发展逐渐向以人为本注重病患个人核心体验的发展趋势不断进步,研究和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将是推进产科护理工作服务水平,增进病患体验感升级,提高服务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家庭化产科护理;应用;措施;影响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家庭化产房模式的推出和发展,作为服务于家庭化产房的综合性服务模式,家庭化产房护理也逐渐成为提升产房服务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化以往的传统分娩护理模式,家庭化产科护理将一体化整合待产、生产、恢复、修养的各服务环节,集中在家庭化产科护理的整体服务中[1]。
二、当前家庭化产房与家庭化产科护理的发展
2.1家庭化产房的概念
当前产科护理将家庭化产房的概念不断细化,逐渐定义为一种综合性的家庭为中心的母婴保健护理模式。围绕家庭化产房,将孕妇整个分娩各环节从待产、分娩、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管理和监护整合在一个产房,产科护理的模式都以家庭为中心,构建以单个家庭为主的母婴保健模式。基于同产房内待产、分娩、产后护理陪伴、新生儿健康管理等环节都有充足的护理以及陪伴,符合以家庭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2.2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
家庭化产科护理是将产科医生、儿科医生、麻醉师助产士、护理人员进行整合的全方位护理以及全程陪伴 [2]。将涉及到孕妇全过程中各环节的护理体验整合到一个产房内,贴近“居家”式的护理环境,一方面兼顾孕妇的个人感受与安全隐私,缓解分娩前后紧张感增进孕妇分娩全过程的体验感,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分娩全过程的陪护所需,设置全过程护理与全程陪伴。将原先的病房、产房、待产室各区域分离和相互奔波的体验整合到一个房间内,进行更加精准舒适的床旁护理。
2.3家庭化产科护理的发展优势
以往的产科护理以病患在不同科室的就诊体验为行动逻辑,设置分散且体验较为断层,产科护理提供的服务不连续,孕妇的整体体验感不佳,一些必要的产护措施还需要辗转于病房、产房、待产室等多处,不能很好地整合资源、调度人员、节省不必要的时间过程,家庭化产科护理将有效整合产前-分娩-产后全过程的产科护理,能够更好关注产妇与新生儿的心理状况与生理健康,更好地获取家庭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分娩体验和服务效果。家庭化产科护理将逐渐集中在优化服务的发展上,加强产前引导和健康监护、增进产妇心理疏导措施、加强产妇的产后保健与养护、育婴知识教育与引导、新生儿健康监护等,将不断将产科护理的服务从产房拓展到分娩全过程中去[3]。
三、家庭化产科护理的应用与影响
3.1家庭化产科护理有效整合了医护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医护措施和专业指导
将传统的产房、待产室、病房分设的区块化就诊体验,从原先以病患在不同科室进行就诊的体验作为行为逻辑,逐步转化为以孕妇家庭为单位,以孕产全过程活动为中心,依据孕妇产前-分娩-产后的全过程需要,合理设置产科医生、助产士、护理人员、儿科医生等,结合全过程陪护,从待产、分娩、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管理等角度,将原有的产科护理从局限于产房内的状态逐渐转换为结合分娩阶段设置所需人员,覆盖全过程的产科护理模式,这样一来,家庭化产科护理有效整合了医护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医护措施和专业指导,能够为孕妇提供更加流畅、舒适、适宜所需的高质量产科护理体验[4]。
3.2家庭化产科护理充分高效地利用了分娩全过程所需的各项医护资源
将原本设置分散的产房、待产室、病房的就诊体验转化为家庭化产房,能够有效地将分娩全过程所需的医护资源和必要的设备设施进行全过程布置,进而能够以流程环节设置的方式优化医护资源和必要的设备设施利用率,让各资源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发挥出作用,并且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下,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省去冗杂的流程更加贴合产妇的实际需要去合理设置以及利用现有的资源。还能以家庭为中心,对各环节设置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科学调度,分配优势资源进行产前心理引导、产后护理保健、母乳喂养指导、育儿知识培训、新生儿护理等优于原先区块化就诊体验的服务[5]。
3.3 家庭化产科护理应用的主要影响
家庭化的产科护理主要是针对以往孕妇分娩需要经历重复分散的就诊体验,一些环节上人员和资源的设置配置不合理,一些孕妇实际需要的环节又存在着护理措施。家庭化产科护理一方面是增进了产护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是提高了产妇和整个家庭在产妇分娩全过程上的体验。在一定意义上,家庭化产房护理弱化了病患就诊的行为逻辑,而是增进了孕妇作为家庭一员,在家庭为中心的家庭化产房内的身份认同、心理认同以及行为归属感,能够有效缓解孕妇心理焦虑,提高孕妇体验感。
四、结语
结合上述研究,围绕孕妇家庭为中心来设置家庭化产房,需要提高家庭化产科护理的全过程陪护水平,在孕妇产前引导、分娩、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上,提供全过程的床旁护理。今后来需要在家庭化产科护理的发展上,更加注重优化产前引导以及产后保健以及新生儿健康管理等护理措施,进一步优化孕产体验。
参考文献
[1]邓业芹,柳玉红,许业梅,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科及儿科应用的现状和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028(022):40-43.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1.22.015.
[2]王艳.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5(012):126-127.DOI:10.3969/j.issn.1672-2353.2009.24.069.
[3]王晓红.导乐式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07):11-12.DOI:10.3969/j.issn.1008-9993.2009.07.005.
[4]俞黎曙.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9):3.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4.09.024.
[5]黄丽娟,赖峥菲,潘粤健,等.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5):2.DOI:CNKI:SUN:ZWYY.0.2014-0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