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生活,热爱习作
黄新梅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中心小学,广东 河源 517139)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在生活背景下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学习欲望的教学方式。在小学低学段习作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使之感受到语文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低学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跨越习作障碍,掌握正确的语言应用方法,合理运用所学习作技巧来表达看法和抒发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加重视习作教学,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运用生活化资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可以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生活经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习作水平。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提前准备丰富的生活化教学资源,以及布置观察生活的任务,以此为基础设施教学,更好达成习作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丰富习作内容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习作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开展生活化习作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积 累丰富的写作内容。小学低学段学生的写作素材往往是在生活中积累得到的,生活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生活化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置于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学习的价值,体会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下一步学习和写作奠定基础。
(二)补充写作资源
在生活化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根据习作主题布置相应的课前任务,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观察生活中的各类事物与社会活动,以此为课上补充写作资源。学生既可以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出日落、四季轮转,也可以观察生活中的各类建筑物、人物、科技产品等,在观察中记录,在观察中获得感想感悟,在观察中获取丰富的写作资源。
(三)更为贴近生活
在积累素材和培养习惯的基础上,生活化习作教学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是习作教学的主体,一切习作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例文资源,指导学生参考例文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使习作更贴近生活,还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关注生活,累积习作素材
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小学低学段学生 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之在动笔时思如泉涌,产生 习作积极性。教师要利用好生活化实践这一重要渠 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有关习作的素材,这既能 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加强其对生活的感悟。
以部编版六年级《少年闰土》一课为例,本课主题是“体会闰土的形象,感受闰土的变化”。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朋友组成学习小队,利用生活化实践活动,驱动学生积累丰富的习 作素材。在习作中,学生能运用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素材进行写作,系统将自己对于朋友形象的感悟,准确描述朋友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联系生活经历让自己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为了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还 可以设计“少年闰土”专项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记录与朋友一天的校园生活,培养其观察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使之在生活化实践中,收集有关习作素材,能根据教师的要求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写作,切实 丰富自我阅历,提高自我写作水平。
(二)贴合生活,体悟习作方法
贴近生活的写作教学既能体现教学智慧,又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习作内容,充分了解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以及身心素质发展变化特征,联动生活化教学评价,把握好尺度,让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衔接,使之明确教师的习作要求,确定学习方向。教师应认真研究学情,对每名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点评习作内容,运用贴近生活的评语来指出习作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化评价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切实促 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以部编版六年级《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一课为例,要求学生思考小学生活中难忘的瞬间,根据自己的原因进行写话,掌握写原因的技巧。首先,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小学期间的经历,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活图片,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回望自身的学习生涯,为下一步习作做好准备。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从难忘的朋友、难忘的教师等角度进行写话,考查学生习作中句子的流畅性、书写的正确度,运用诊断性评价语言点评学生写的句子,联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使学生能够参照评价语进行完善,有针对性地改正句子错误,初步掌握描写动物特点和表达喜爱动物情感的技巧。
(三)联系生活,适切习作命题
习作的命题应与生活相联系,不能脱离实际。例如倡导书这一写作模式。它是发动群众、群策群力的一种书面文章。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倡议书的格式,然后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参与写作训练,让各小组的学生相互修改。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再次进行指导。从而与具体生活相联系,适切习作命题。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的《习作:学写倡议书》一课中,习作主题是“写倡议书”,教师先结合“良好课堂秩序倡议书”,指导学生写倡议书的格式,包括现状、危害、原因、署名、日期等要求。借助范文做好倡议书的格式与方法等指导后,教师可以创设为提高课堂秩序为由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按照正确的格式参与写倡议书的训练。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或者让学生在课下写作,学生完成后先让小组互改。在改正基本格式与错字后,教师再进行批阅,并根据学生写作的具体表现,再进行针对性地写作指导,让学生予以修改。
(四)对比生活,优化习作评价
习作评价是教学设计、课程理念的直观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宽度和广度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创新习作评价,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讲解基础习作知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使所学内容具有生活气息。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勇于打破传统生活化课堂的评价模式,选择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元素,引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素材和经验进行创作,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切实收获良好的习作教学效果。
以部编版六年级《围绕中心意思写》一课,本课主题是“抓住行文中心思想”,要求学生能掌握写作的立意。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两个写作命题“缤纷灿烂的春天”、“一次难忘的旅游”。为了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上述两种命题口头交流,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写作比赛,设计生活情节,让学生深入交流写作心得,以创新的习作评价模式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结合生活化教学,根据过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明确生活化教学融合习作教学的重要价值,通过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写作教学资源,结合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实施写作教学,指导学生学写日记、记叙文、写景抒情等,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习作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许梅婷.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践价值[J].学苑教育,2022(29):64-66.
[2]王凌雁.用生活化教学激活小学低学段语文习作课堂[J].名师在线,2022(3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