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李思佳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趣味性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在遵循新课标的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教学策略
1问题探究,提升综合素养
趣味教学法的落实还可以依托于教师在课内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积极思考、努力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有效解读,同时在成功解决问题后,学生能自然产生满足感、成就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维持积极学习状态,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问题链,问题链应当具有层次性、启发性和连贯性,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文本,理解作者意图,掌握知识点,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面对问题链时,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教师、同学产生思想的碰撞,问题链引导的互动式的探究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完成全部问题的解读后,学生还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将所学内化于心的前提下也具备外化于行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问题的设计在课内组织辩论比赛,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具有争议性、启发性的辩题,辩题应当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参与辩论比赛时,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既要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也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本质,并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在辩论中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和合作。例如,在进行《自相矛盾》的过程中,教师将“《自相矛盾》中的卖矛与盾者是否真的愚蠢?他的行为在现代社会是否有其合理之处?”这一问题作为辩题,组织课堂辩论比赛,既能维持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既要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也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本质。在正式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轮流发言阐述观点,实现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提升,保证他们在辩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组织趣味活动,培养表达能力
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审美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致力于营造有利于语言表达的环境,并改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语文学科内容的丰富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知识掌握能力,进而培养文学素养。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组织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并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情感,在表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以此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其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时,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演绎中锻炼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掌握如何与人交流,同时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朗读比赛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诗歌类的文章时,在学习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朗读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采取竞赛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作者要传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文章的内涵。另外,教师在带领学生总结和复习重点内容时,可以组织句子接龙、成语接龙的趣味活动,使学生在接龙中积极思考和表达,从而强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丰富学生词汇量,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实用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和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们应当积极地探索并尝试各种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方法,以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同时要紧密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设计出既具有趣味性又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例如,在教授古诗词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欣赏美丽景象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深层韵味。以《春晓》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如盛开的花朵、嫩绿的小草、欢快的鸟鸣等,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春天相关的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模仿鸟儿的叫声、表演花朵绽放的过程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4结语
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问题探究、组织趣味活动、创设生动情境等策略,教师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未来,期待教师们能够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学习体验。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2):82-84.
[2]宋辉.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园,2023,16(2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