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探索
黄荣玉
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 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教学尤为重要。写作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等核心素养的综合展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文化认同能力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路径,分析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实践,综合素养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写作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展示,也是其思维能力、情感表达、文化素养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传统的写作教学主要侧重语言的规范性和形式化,往往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表达的挖掘。而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是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规范,还要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化认同、情感表达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教学中的问题,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探讨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践路径。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的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增强其核心素养,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的未来公民。
一、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写作教学逐渐从传统的规范化训练转向更注重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的综合培养。然而,现阶段许多初中语文教学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在教学目标上,虽然许多教师意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课堂依然以技巧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个性化表达和深度思考的培养。在写作内容上,教学材料往往过于标准化,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写作的引导。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习惯性地依赖模板化、格式化的写作方式,缺乏真正的语言创意和思维深度。再者,写作教学的评估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评分标准,较少考虑学生在写作中的个性化表现和创新性思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潜力的发挥。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内涵与要求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形成的综合性能力,具体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文化认同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规范性和技巧性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首先,语言运用能力是写作教学中的基础,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如正确的语言表达、合理的结构安排和恰当的语言风格。其次,思维能力是写作的核心。写作不仅是语言的组织过程,更是思维的表达过程。教师应通过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展现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再次,文化认同能力和情感态度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通过多元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历史文化和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写作。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头脑风暴、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发现写作中的创新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定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主题,引导学生自由发挥,避免过多的模板化、标准化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新颖的写作手法,如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者运用多样的写作形式,如故事、诗歌、散文等,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二)注重情感表达,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
写作不仅是知识和技巧的展示,也是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表达。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个人的情感、观点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人文关怀、家庭关系等话题,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关怀和对生活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享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名人传记或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融入个人的真实情感。通过情感的表达,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写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多元化写作评价,注重学生个性化表现
传统的写作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规范化和形式化,忽视了学生个性化表现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为了更好地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不仅仅限于语言规范性和写作技巧,还应考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表达和情感投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反馈、同伴评议、作品展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和展示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估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写作评价中,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进而提升其写作能力。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亟需转变,许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情感表达的重视。其次,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单一性也限制了写作教学的多样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其教学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培养。通过创新写作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创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养。未来,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深入,写作教学将不再局限于语言技巧的传授,而是更加强调思维的培养、创新的激发和价值观的塑造。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规范,更应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多角度分析,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观点和表达能力。同时,写作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的情感表达平台,通过写作表达自我,传递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继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写作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支持,从而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谭友利,申群友.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J].新课程(中),2016,(04):6-7+9.
罗会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6,(14):84.
张美.新课程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策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