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小学道法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作者

王维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邮编:157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道法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小学道法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法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1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法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1.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道法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责任与担当。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从而逐步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限于课堂内,它还涉及到学生在校园外的日常行为,比如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以及在家庭中承担适当的家务等。通过这些日常行为的积累,学生能够逐渐内化社会责任感,将其转化为个人品质的一部分。

1.2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道德判断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处理道德问题和冲突。在小学道法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道德辩论等形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做出道德判断,还能够理解道德判断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小学道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法治教育,通过讲解法律基础知识、组织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学生能够逐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为将来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法治教育不仅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例如,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体验法律程序,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理解法治精神。

2小学道法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师们需要精心设计和创设一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这样的做法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程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图片等,生动地展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或历史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此外,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化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参与度。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在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以《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公共秩序、文明行为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公共场所情境中,学习如何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以及如何在遇到问题时采取正确的行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成为有责任感和法治观念的公民。

2.2利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影响

合作学习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并推崇的教学策略,它不仅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而且通过这种互动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相互影响。在小学道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交流彼此的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还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例如,在探讨“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认为的道德行为,并讨论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规范,并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影响下,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2.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在教育领域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来说,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道法教学中,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比如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我和我的家》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伦理和家庭法律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将抽象的道德和法律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经验,而且能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法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道德判断力的提升以及法治意识的增强,学生能够在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利用合作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等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够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判断力和法治观念的公民。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期待小学道法教学能够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边巴罗布.论小学道法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A]广东教育学会2024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园)长论坛论文选(三)[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4:3.

[2]王倩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A]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