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黄晓

安徽省金寨县金江幼儿园 237300

摘要: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时代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融入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智慧,对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生活实践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文章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核心理念、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针对幼儿的教育应始终遵循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如此才能体现生活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也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通过对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提高教育质量,还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将生活化资源融入幼儿教育中,以更加科学和符合幼儿认知特征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解读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就是立足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关注幼儿身边的常见事物与现象,关注幼儿生命成长中的真实需要与兴趣,关注幼儿家庭、幼儿园、社区、家乡的丰富资源,关注幼儿可以感知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社会活动、生活变迁、文化传统等内容,从幼儿感兴趣的身边的人、事、物、现象、文化等,对幼儿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幼儿生活里的真实事件和活动与幼儿的兴趣、需要、体验相关联,可以为幼儿提供调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而获得发展的机会。嵌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动机与成就感,还能增进幼儿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

2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误区

部分教师尚未对课程生活化理念形成正确认识。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认识课程生活化理念时存在一定偏差,往往围绕幼儿园教学内容和要求组织课堂活动,未曾在其中渗透生活化教学模式,且极少会融入生活化元素,缺少生活情境构建意识。一些教师即便已掌握生活化教育理念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具体实施期间,无法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这主要是由于一些教师对生活化教育理念理解不健全,无论是在运用生活化元素还是打造生活情境时,都未曾围绕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使得幼儿难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很难实现培养其生活技能的目的。

3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3.1打造像家一样的生活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心理需求

在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时,幼儿需要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他们往往会在这个时期产生比较明显的心理波动,有的幼儿甚至会因为陷入负面情绪无法继续进餐或者午休。为了帮助幼儿平稳地度过这个时期,教师应当为幼儿打造一个愉悦、轻松的生活活动环境,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营造家庭氛围在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舒适、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生活活动环境中放松心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愿意在新环境中构建新的人际关系,与教师、同伴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在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可以先在教室内粘贴幼儿在家中玩耍的照片,然后鼓励幼儿将自己喜爱的小毯子、小玩具等放到教室的指定区域,这样的环境会让幼儿觉得“有家的感觉”,也更容易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除此之外,幼儿园可以按照普通家庭设计餐厅的思路在餐厅放置四人小餐桌,打造一个温馨的用餐环境,并给幼儿留出空间摆放自己的餐具,让幼儿顺利接受在幼儿园进餐这一生活活动。

3.2细化“标准”,规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流程

在整理出园所资源库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园所开发和利用生活化课程资源的“标准”有哪些,在对资源筛选的过程中,可以参照标准,符合的标准条例越多,即越适合园所开发和利用。首先,制定生活化课程资源筛选分析的流程,一般可从参考以下几个流程操作:建立生活化课程资源筛选分析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园长、业务园长、保教主任、优秀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开展生活化课程资源筛选分析标准教研会,对园所的生活化课程资源筛选标准进行制定;形成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筛选分析标准。其次,园所在制定筛选标准的时候,可以构建一个层级标准,以实现对课程资源合理的筛选分析。形成生活化课程资源筛选分析标准,可以从三个维度考虑:幼儿园课程实施目标落实的角度,课程资源本身优劣势的角度,儿童发展适宜性的角度。

3.3利用家庭资源,构建家园共育生活化教学模式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利用家庭资源,构建家园共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能够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家园共育强调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旨在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家庭资源的丰富性能够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库。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幼儿园教学的宝贵财富。而利用好家庭资源,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设计出更符合幼儿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其次,家园共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家长的教育参与感和责任感。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陪伴者和教育者,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让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教育孩子的乐趣和意义。最后,在幼儿园,幼儿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是他们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利用家庭资源,让幼儿逐渐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结语

总之,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相信生活化课程资源将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冯义芳.绿色课程: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4(03):76-81.

[2]梅林晨.面向教育质量提升的幼儿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用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0):76-83.

[3]樊晶.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