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解题能力的培养
冯仁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画图解题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提升,使他们的数学素质得到发展,从而自信心得到加强,使数学教学更加有效,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重视画图解题的重要性,将画图解题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强画图解题的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种解题方法有更好地运用,提高解题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画图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数学的解题中,画图是一种十分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其可以将问题中抽象的、复杂的、难懂的数量关系,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然而,有些学生却没有通过图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画图解题能力,使画图解题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1.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画图解题能力的意义
1.1.能够激活学生思维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画图能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更清晰地理解题意,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通过画图还可以避免出现重复、遗漏等问题,保证思维训练的完整性。
1.2.能够提高解题效率
培养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初中数学解题的过程中遇到抽象的数学问题时能更快地转化为直观的图形,更快、更准地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找到突破口,能够大大提高解题的效率,节约解题的时间,确保解题的准确率。
1.3.能够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
画图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知识的过程,在不断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过程中,整个数学课堂效果会变得更明显,学生会不断去寻找画图的切入点,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活力和有意义。同时,教师教导学生画图,也是数学教学认知的全新过程。生动的图形能够增强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更愿意参与数学课堂知识的探索与认知。可见,画图过程的融入能够提升数学课程教学效果。
2.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培养学生良好的图形感知能力
一些学生存在着图形感知能力欠缺的问题,表现在图形特点模糊不清、图形表象储备不足等方面。为此,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展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特征,总结不同图形的区别;让学生进行图形旋转、平移、翻折等变换练习,增强学生对图形的敏感度;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图形;让学生将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或将基本图形组合成复杂图形,提高对图形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总之,要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图形感知能力,让学生丰富头脑中的图形形象储备,在解题时快速调用相关的图形信息。
2.2.传授学生画图解题技巧
(1)为学生示范画图解题,通过具体案例传授画图解题技巧。学生缺乏画图解题的技巧,对此教师可以在一些题目中为学生示范画图解题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告诉学生如何画图,如何通过画图来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突破点。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几何题目,详细解释每一步的画图目的和解题思路,利用黑板或多媒体设备逐步演示画图过程,可以先画出基本图形,再添加辅助线、标注数据,解释为何要画辅助线,为何要标数据。完成画图之后,教师要为学生详细解释如何通过图形来找到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如何把未知条件通过画图转变为已知条件。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或者给出不同的画图方案。如此,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整个画图解题的全过程,在过程中了解了画图解题的步骤、要点,提高了画图解题的技巧。总的来说,示范性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画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更好地掌握这种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也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经验,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详细指导学生解题步骤。在示范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出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结合教师所传授的方法进行画图解题。在学生画图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相应的步骤,对学生不了解的地方加以指导。例如,在求不规则阴影部分面积的题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解题步骤:先将不规则的阴影部分通过画辅助线、移多补少等来切割、组合为规则的图形,再利用已知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
(3)强调画图细节。在初中生数学画图解题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画图技巧,也是学生所欠缺的。因此,教师要在画图解题技巧的传授过程中,强调画图的细节,比如辅助线的绘制应该使用铅笔、虚线,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画图的技巧,更清晰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反思画图解题的过程。第一,鼓励学生完成画图解题后,复盘每一个细节,促使他们认真思考画图这种直观而有效的方式究竟是通过怎样的逻辑和步骤,帮助他们成功地找寻到解题思路的。是清晰明了的图形架构,还是关键元素的准确呈现?是图形中蕴含的内在规律,还是其与已知条件的巧妙结合?第二,引导学生寻找画图解题过程中的不足,比如画图的初始构思不够周全,导致一些关键信息没有得以体现;又如图形比例不够精确,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导,影响了解题思路。在找到这些不足之后,鼓励学生寻找解决的方法,为以后的画图解题积累经验。
2.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画图解题练习机会
教师传授画图解题的技巧,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画图解题,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但是要想提升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只学习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操机会,让学生动手画图,课后多多练习,以求熟能生巧,游刃有余。
(1)鼓励学生自主画图。教师要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动手画图,或者布置一些画图任务,如绘制不同类型的四边形、绘制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画图技巧。这样,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更好地运用画图的方法。
(2)进行小组合作。为了使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更加扎实,对画图解题更有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探究如何通过画图来解决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方式将一个图形变换为另一个图形,通过合作探究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先不去指导,而是鼓励学生自主纠错,小组内互相检查,指出错误,进行改正。此外,也可以在学生画图解题之后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画图解题的经验和心得。在交流中,学生能够从他人的思路和方法中获得启发,进一步丰富自己画图解题的技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还能显著增强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通过一系列策略的实施,如加强图形感知能力的培养、传授有效的画图解题技巧以及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将更加得心应手。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进步,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庄炳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65):91-93.
[2]李三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7):24-25.
[3]瞿佳怡.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探讨[J].智力,2021,(0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