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建项目中施工总承包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作者

王晓东

广州中梵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23000

摘要:施工总承包模式在房建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成本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探讨了现有成本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成本管理的现状并揭示了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成本管理的主要难点。用对房建项目中成本控制流程的优化路径研究方法提出了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优化方案。

关键词:施工总承包;成本管理;流程优化;精细化管理

1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总承包模式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管理模式逐渐成为房建项目中常见的组织方式。该模式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缩短建设周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在实际应用中施工总承包模式由于涉及的环节较多、各方利益复杂,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难以满足项目需求导致项目成本超支、资源浪费等问题发生。针对现有的成本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和精准度,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问题,优化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如何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实现精准的成本控制和高效的资源配置成为当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深入探讨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成本管理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案。

2 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及其成本管理难点

施工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高度集中的项目管理模式,涉及多个环节和利益相关方,项目的复杂性、多方参与、采购管理、变更控制、管理的滞后性等因素使得成本控制难度加大[2]。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负责施工的同时还承担了设计、采购、施工等多项任务,项目的复杂性要求成本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还需涵盖设计、采购、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每个环节存在的变更、延期等因素会导致成本超支,单一阶段的成本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全程复杂的成本控制需求。总承包方在负责材料设备采购时还要协调供应商、分包商的关系,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涉及的材料和设备种类繁多导致供应链管理的难度较大。供应链中断或采购计划滞后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工期和成本,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增加了采购成本管理的不确定性。成本管理中很多数据依赖传统的手工录入和人工分析,缺乏实时、高效的信息流通导致信息滞后和数据不完整,使得项目的成本控制往往无法做到精确预测和实时调整,降低了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在施工总承包模式下项目资金的流动性较大,资金的及时支付和流动能够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而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则可能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项目初期设计、施工等环节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严重影响项目的资金调度和成本控制。

3 房建项目中施工总承包成本管理优化路径

3.1 优化施工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流程

施工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流程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优化成本控制流程能有效提升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具体的优化路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成本控制的前期规划与设计阶段。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精确的成本估算和合理的预算编制,优化成本控制流程的第一步是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引入成本控制理念进行详细的项目预算、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等方面的预算规划。对设计方案进行成本分析可以识别出可能带来的成本风险并提前规避。2)强化采购管理与供应链控制。优化成本控制流程时必须在采购计划编制时引入成本核算和供应商评估机制,提前锁定价格和供应风险可以确保采购成本的可控性。总承包商应加强对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管理,建立严格的供应链控制体系确保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等环节的实时跟踪和动态调整,避免因供应链问题导致的成本超支。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成本监控与调整。建立实时的成本监控系统,及时收集施工进度、材料消耗、人工费用等各类数据再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可以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进行。大型复杂项目应借助如BIM(建筑信息模型)、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工具实时监控项目成本的变化。若发现成本超支或偏差应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调整,确保工程能够按照预定目标推进。 [3]。

3.2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强调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资源进行详细的规划、控制和监督,在房建项目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成本控制的精度,还能够在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达到最佳效果[4]。具体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如下:1)细化预算编制与分类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在成本控制中对预算进行细化编制,区分项目总体预算和分项预算的同时还要进一步细分到每个具体的工作包、每个施工环节、每项材料的使用等。所有费用项目必须进行详细分类,如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管理费等,确保预算分配更加合理。对于每一项费用都要制定详细的监控措施,避免某一项费用的过度消耗影响项目总体成本。2)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的同步进行。在每个施工环节、每个阶段都要严格控制如劳动力、设备、材料等资源的使用。精细化管理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精确预测各类资源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对于项目进度、材料使用、人员调配等方面都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及时调整,确保资源的最优使用。3)施工现场的细节化管理与费用控制。在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要求对每一项作业、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从工人操作、材料配送到设备管理所有现场管理都要精细化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4)建立高效的成本数据分析与反馈机制。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应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成本数据,包括材料的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等常规数据及项目进度、设备使用效率等各类数据。用信息化手段将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数据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和偏差,并用数据反馈机制的方式调整管理策略,做到精准管理。3)定期成本审计与内部控制机制。精细化管理要求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成本审查,确保各项费用支出都在可控范围内。项目经理及财务人员应定期检查项目的对大宗采购、关键环节的费用成本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项目的预算能够严格执行。4)持续改进与精益管理理念的引入。精细化管理还强调持续改进,项目团队应定期开展经验总结和反馈,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精益管理理念的引入要求项目团队不断寻求优化和提升的方法,消除不必要的浪费,提升管理效率[5]。

4 结论

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管理优化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风险、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本文对施工总承包模式中的成本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当前成本控制方法的局限性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后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流程,使得项目成本的可控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管理优化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管理将更加精确、灵活,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文.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管控研究[J].价值工程,2024,43(35):44-46.

[2]李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研究[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三).中交二航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24:3.

[3]邱惠琼.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控制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11):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