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婴幼儿腹泻护理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作者

王敏

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9200

摘要:目的:研究腹泻婴幼儿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4月~2023年6月,选择在我院收诊的79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状况、家属满意率及负性情绪。结果:对比临床症状改善、家属满意率、负性情绪,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泻婴幼儿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负性情绪,同时婴幼儿家属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后续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婴幼儿腹泻;满意度

婴幼儿腹泻临床上发病率高,属于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考虑到婴幼儿年龄小,免疫功能不成熟,对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喂养不当或饮食不卫生,容易出现腹泻症状[1]。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症状是呕吐和大便频率增加,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导致胃肠道生态失衡,营养物质难以正常吸收,进一步引起营养不良。目前,除了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外,还应加强护理干预,促进患儿的康复速度。在本研究中,重点对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婴幼儿腹泻应用中的有效性和满意度,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于2022年4月~2023年6月收治的79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两种。观察组共有2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3个月~3岁,均值(1.24±1.69)岁,病程均值(1.45±0.21)d;对照组共有25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3个月~3岁,均值(1.21±1.32)岁,病程均值(1.56±0.40)d。比较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既往护理基础上无明显改善。

观察组:(1)心理干预。婴幼儿发生腹泻后,不适感极其强烈,哭闹严重,对医护的依从性较差,且家属紧张情绪严重。家属到达医院后,如果护士不能引导家属的心理情绪,很可能引发医患冲突。入院后,护士需要在第一时间安抚患儿及其家人的心理,讲述腹泻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强调家庭合作的重要性。让家庭成员对婴幼儿腹泻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减少他们的担忧和焦虑。(2)加强消毒。为防止感染,婴幼儿在住院期间使用的餐具应彻底消毒,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必须消毒双手,以防止病毒感染。(3)饮食护理。针对母乳喂养的患儿,告诉家属可以继续喂养母乳,期间停止其他辅食喂养。对于正常进食的患儿,本次饮食管理早期时,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食,直到排便能力改善。(4)输液护理。患儿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当他们身体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时通常会不停的哭闹,同时还会表现出不配合的治疗态度,这为护理过程带来较大难度。患儿由于腹泻导致血液末梢循环均表现不良,增加了穿刺操作的难度,而输液又是必须的治疗手段。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充足的耐心和细心,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尽可能保证穿刺操作一次性成功,避免多次穿刺增加患儿痛苦引起家属不满,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为此,护理人员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必须要有耐心,同时对患儿家属的情绪进行有意识的疏解并引导患儿停止哭闹。(5)并发症的护理。在对患儿进行并发症护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观察婴幼儿的临床症状,如果患儿出现脱水、呕吐、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针对患儿发热的情况,要向家长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降温药物指导和监督患儿使用,同时选择温水擦浴等工具进行适当的物理降温。在此过程中,出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此时需要注重对患儿皮肤的清洁管理,保持一定洁净度和干燥度,及时更换被汗水打湿的被褥和衣物,指导家属给患儿适当补充流失的水分,在体温上升期,避免用厚衣物或者被子包裹患儿,应减少衣物,增加散热;此外,还有必要加强婴幼儿肠道传染病的隔离措施,加强对脱水患儿的补水和电解质补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婴幼儿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具体指标:显著改善、有效改善、未改善。

对比两组婴幼儿家属满意率。满意指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6.0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对比

观察组总体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有差异性(P<0.05)。见表1。

2.2婴幼儿家属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婴幼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当前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诸多变化,婴儿腹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考虑到婴幼儿腹泻起病急、危害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婴幼儿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2]。进一步可能导致患儿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3]。由此可见,选择有效的护理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儿的临床病情,也可以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中,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负性情绪、满意率,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体分析如下:在选择综合护理策略时,主要内容是及时给患儿更换药物,向家庭成员普及婴幼儿腹泻相关知识,告知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目的是缓解患儿及其家人的焦虑和担忧,防止医患冲突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为患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也十分重要,在制定饮食计划时,主要分为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两类。前者继续母乳喂养,停止其他辅食;后者需要优化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专注于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减轻患儿肠胃的负担[4]。住院期间做好病房消毒卫生工作,防止住院期间再次感染等并发症。只要采取合理治疗,并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抵抗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康复。

综上,腹泻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舒适度,同时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小霞,朱瑛.中药敷贴神阙、中脘穴、辨证推拿在婴幼儿腹泻护理中的效果[J].贵州医药,2022,46(7):1163-1164.

[2]何蕊.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护理观察[J].国际护理学研究,2023,5(6).

[3]秦亚妮,王珍.婴幼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护理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6):989-990.

[4]谢亚,张园.针对性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在婴幼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7):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