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

蔡润壮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2238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立足于互动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创新的互动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创设生动的互动情境、优化互动方式、明确教师角色等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课堂参与度,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引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被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互动教学模式以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习动机的特点,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互动教学理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堂,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互动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1.1 互动形式单一,缺乏深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往往面临着形式单一和缺乏深度的问题。互动教学本应是多样化的,它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还应涵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在实施互动教学时,往往依赖于传统的问答模式,这种模式虽然简单易行,却难以触及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这种单一的互动形式,限制了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机会,也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会对这种重复且缺乏挑战性的互动方式感到厌倦,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1.2 教师角色定位不清,互动效果不佳

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自己在互动教学中的角色认识不足,未能有效地发挥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这种角色定位的模糊性,导致了互动教学效果的不佳。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不足,可能会使互动过程失去方向,学生在缺乏明确指导的情况下,难以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教师作为评价者的角色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缺乏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反馈,让学生难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在互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培训和实践来加以解决,以确保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 创设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图形的运动(一)”为例,这一单元涵盖了平移和旋转等基本的几何变换概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个互动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些几何图形是如何运动的。比如,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的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游戏。每个小组需要通过旋转和移动这些卡片,拼出一个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变换的魔力,还能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互动体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这种互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们在探索和发现中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2.2 优化互动方式,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互动活动,比如模拟“营养午餐”的准备过程。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食材价格和营养需求,计算出制作一顿营养均衡的午餐所需的总成本。学生们需要运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来确定各种食材的购买量,并确保总成本在预算之内。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小数运算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预算管理和决策能力。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互动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在线互动白板,让每个小组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实时展示在全班面前,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还能够让学生们从其他小组的方案中获得启发,从而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思维的碰撞。

2.3 明确教师角色,保障互动效果

在小学数学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对于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使用纸板等材料,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测量模型的边长、计算表面积以及体积,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几何概念的理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边长有何关系?”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同时,教师还承担着评价者的角色,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提供反馈。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顾操作步骤,找出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够获得数学知识,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全方位地进行思考与创新。通过创设生动的互动情境、优化互动方式、明确教师角色,我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数学素养。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同时也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荣. 互动教学让课堂教学"鲜活"起来——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J]. 教育界,2021(40):20-21.

[2]张丙新. 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2):963.

[3]张梦华. 实施有效互动,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C]. //首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