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利用课后服务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研究策略
李明霞
长春市绿园区四季青小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聚焦于农村小学生,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课后服务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对农村小学课后服务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农村小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关键词:“双减”;课后服务;小学生;个性发展
引言
课后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小学由于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在课后服务的开展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利用课后服务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课后服务现状
(一)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许多农村小学的课后服务主要以辅导作业为主,缺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里只是完成作业,缺乏兴趣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机会。
(二)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小学教师数量有限,且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开展课后服务时,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缺乏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艺术和体育教育。
(三)资源匮乏
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活动场地。这使得课后服务的开展受到很大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活动体验[1]。
(四)家长参与度低
农村地区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对课后服务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很多家长认为课后服务只是学校看管孩子的一种方式,缺乏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二、利用课后服务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策略
(一)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1.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音乐、美术、体育、书法、手工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里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培养特长,发展个性。例如,音乐兴趣小组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唱歌、乐器演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美术兴趣小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可以在班级设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借阅图书。或者时常开展读书分享会、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可以邀请作家、学者等走进校园,为学生举办讲座,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2]。
3.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农场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或者开展环保活动、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宣传活动,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培训现有教师
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教研活动等,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和体育教学水平;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让教师们互相学习、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 引进专业人才
积极引进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人才,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艺术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招聘、支教等方式,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来到农村小学任教;也可以与高校、艺术团体等合作,邀请专业人士来校指导教学[3]。
3. 建立教师互助机制
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可以组织教师结对子,让有经验的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也可以开展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等活动,让教师们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整合教育资源
1. 利用网络资源
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学习资源等。让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里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宽知识面。例如,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音乐、美术、科学等方面的课程。
2. 校际合作
加强农村小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可以组织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例如,相邻的农村小学可以联合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交流的机会[4]。
3. 争取社会支持
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支持,为农村小学提供教学设备、活动场地等资源。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为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保障。可以通过申请教育项目、与企业合作等方式,获得资金和物资支持。
(四)提高家长参与度
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课后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家长了解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家长对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例如,可以在家长会上介绍课后服务的特色活动和学生的成长案例,让家长看到课后服务的成效。
2. 邀请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课后服务活动,如担任志愿者、组织亲子活动等。让家长亲身感受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和支持。例如,可以邀请家长来校担任图书管理员、活动辅导员等,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也可以组织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定期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制定学生的发展计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三、结束语
总之,利用课后服务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是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家长参与度等策略,可以为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后服务,助力他们在“双减”政策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未来,农村小学要不断探索创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课后服务活动,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张超民."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策略完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 39(2):8-10.
[2] 蔡晓燕.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学科融合新沃土——旨在自主学习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界, 2022.
[3] 梁水凤."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美眉, 2023(10):0211-0213.
[4] 周卫红.双减视域下课后服务的思路创新与质量提升[C]//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二).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