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核心素养三全六育德育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李春机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摘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三全六育”的德育模式。本文探讨了“三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与“六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构建策略。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知识能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三全六育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要求。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构建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德育体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构建学校核心素养“三全六育”德育体系的作用
(一)促进全面发展
“三全六育”德育体系强调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方面。这种全面的育人模式有助于高中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审美、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避免“偏科”现象,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德育引领
在“三全六育”体系中,德育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的德育方式,高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德育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认知,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促进知行合一
“三全六育”德育体系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例如,在美育中,通过艺术展览、音乐演出等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美的力量,提升审美素养。该体系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行合一。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核心素养“三全六育”德育体系的实践策略
(一)全员育人策略
全员育人强调学校全体教职工、家长以及社区成员等应共同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某高中积极推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专属导师,这些导师不仅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将关怀延伸至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生活状况,确保学生在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家校合作,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家长会、家校合作论坛等活动,通过这些平台,家长能够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学生在校表现,进而与学校携手,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此外,学校还积极与社区建立紧密联系,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如环保宣传、敬老助残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锻炼品德、提升能力,学会关爱他人、回馈社会。这种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全过程育人策略
全过程育人要求将德育工作无缝贯穿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入学伊始至毕业离校,从课堂内到课外拓展,从校内活动延伸至校外实践,形成全方位的德育网络。某高中在这一理念引领下,精心为新生设计了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如军训锤炼意志、校规校纪教育规范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压力,助力学生迅速融入高中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巧妙地将德育内容融入学科知识传授之中,历史课上英雄事迹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语文课上文学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德育的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种全过程育人的模式,确保了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全方位育人策略
全方位育人强调德育工作的全面性与多样性,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学生施以全方位的德育熏陶与教育。某高中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构建了“德育课程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思政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以及社会实践课程等多个方面,全面覆盖了学生的德育需求,确保学生在不同领域都能得到德育的滋养。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定期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此外,学校还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德育宣传和教育活动,如开设德育微课、举办在线主题班会等,这些新颖的形式不仅拓宽了德育工作的渠道和方式,还增强了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通过全方位育人的实践,该校成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六育融合策略
六育融合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形成全面发展的育人格局。某高中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六育的融合,如将劳动教育与生物课程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和农业实践活动;将美育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开展诗词朗诵、书法比赛等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相结合,通过运动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项目学习,如组织科技创新团队、艺术社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实现六育的全面发展。
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宏大视域下,学校核心素养“三全六育”德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路径。这一体系的提出与实践,标志着学校德育工作从单一、片面的模式向全面、系统的方向转变,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克江.高中德育课程知情意行有效融合的箫略——以“责任担当”系列课程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35):73-75.
[2]吴启霞.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德育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3,(21):31-33.
课题名称: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核心素养三全六育德育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立项批准号:2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