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概预算控制策略研究
梁彬 李向斌
1 身份号码230202198001220316 2 身份号码210421198809214214
摘要:本文聚焦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概预算控制环节,深入探讨了其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挑战。文章通过剖析传统概预算控制手段的不足之处,引入了结合BIM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价值工程理论的新型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全过程动态监控、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增强人才培训等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概预算控制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从而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用指导。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改进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概预算控制;BIM技术;价值工程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概预算控制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效益和建设质量。然而,传统的概预算控制方法往往存在信息滞后、精确度不足、动态调整困难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概预算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概预算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1.1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定义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贯穿于设计、招标、施工直至竣工的每一个建设环节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和控制。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控与全周期优化,旨在最大化投资效益。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还能提升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1.2 概预算控制在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
概预算控制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设定了成本控制的目标,并制定了资金筹措的计划。有效的概预算控制措施能够预防投资超出预算的风险,确保项目能够在预定的财务范围内顺利完成,同时还能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概预算控制对于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以及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概预算控制面临的挑战
2.1 传统概预算控制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概预算控制方法主要依靠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估算,这种方法存在几个明显的局限性:信息更新滞后、数据难以有效共享、调整机制缺乏灵活性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建设项目环境中,这些问题导致传统方法往往难以精确地预测和控制实际成本。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条件,传统概预算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面临挑战。
2.2 现代工程建设对概预算控制的新要求
现代工程建设通常具有规模大、技术复杂以及参与方众多的特点,这对概预算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需求是要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多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以及预测的动态调整等功能。传统概预算控制方法在应对这些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满足现代工程项目对精确性和灵活性的要求,从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创新概预算控制策略
3.1 基于BIM技术的概预算控制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概预算控制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利用BIM建立的三维数字模型,可以实现工程量的自动计算、成本的实时模拟以及对变更的快速响应。这种方法大大提升了概预算控制的精确性和效率,使得成本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和高效。通过BIM技术的应用,项目团队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控制成本,同时提高对项目变更的应对能力。
3.2 大数据分析在概预算控制中的应用
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构建科学的预测模型,为概预算的编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此外,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识别出潜在的成本风险,实现前瞻性的成本控制。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还使得项目团队能够在早期阶段就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风险,增强了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3.3 价值工程理论的运用
价值工程理论注重在确保实现必要功能的同时,达到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低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概预算控制中,可以通过对功能进行分析、创新方案设计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投资的价值。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还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了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四、实施保障措施
4.1 建立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
实施从项目立项直至竣工的全过程动态监控,并建立定期报告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偏差问题。通过设定关键控制点,可以确保概预算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这种方法使得项目团队能够在整个项目周期内持续跟踪成本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保障项目的财务健康和成功完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成本控制的精确度,还能增强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2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开发一个集成化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所有参建方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作业。该平台应包括数据采集、分析、预警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从而为概预算控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通过这样的系统,各参与方能够实时访问和共享信息,提高沟通效率和工作协同性,同时增强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
4.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注重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那些掌握BIM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以及价值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来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团队在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竞争力,还能确保项目能够高效、精准地实施概预算控制,进而推动项目的成功完成和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概预算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综合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本文提出的创新控制策略与实施保障措施,为提高概预算控制的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概预算控制将变得更加精确高效,从而为工程建设带来更大的价值增益。为此,建议行业内进一步推广BIM技术的应用,完善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并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将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鹏辉, 李雪莲.《基于BIM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建筑经济, 2020, 41(5): 45-50.
[2]王心怡, 陈晓华.《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预测模型构建》. 工程管理学报, 2019, 33(3): 12-17
[3]李发鹏, 冯敏.《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中国工程咨询, 2021, 22(7): 78-82
[4]赵海峰, 孙伟明. 《全过程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科学, 2018, 34(10): 112-118
[5]黄静怡, 吴建国. 《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工程造价管理, 2020, 32(4):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