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洗护市场创业实践
梁晓娴 梁秋霞
广西民族大学
摘要:消费心理在高校创业市场中逐渐受到品牌商的重视,消费心理也不断影响着创业大环境。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大学生服务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对创业实践的影响,强调了项目对校园洗护服务市场与消费心理研究的贡献。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为校园服务创业提供了可复制案例。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创业实践;心理学
引言:本文基于消费心理学理论,剖析心理学视角下的消费心理对创业实践的影响,解析大学生对便利型服务的消费心理。研究成果既可指导项目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复购率,也为校园场景下沉市场的精细化运营提供可复制案例,助力学生创业与消费行为研究跨学科融合。
一、大学生洗护消费行为研究现状
大学生消费具有鲜明特点,他们追求个性化,希望通过消费展现自我,同时易受流行文化和社交媒体影响,偏爱潮流元素。经济来源是限制大学生消费能力的基础因素,价格在其消费决策中至关重要,而社会文化环境则塑造着他们的消费观念。目前,针对校园洗护服务的研究尚存较大空间,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常见商品消费,对校园内新兴服务类消费,如洗护服务,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大学生在洗护服务方面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等尚未形成全面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探索空间。
二、消费心理学相关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高校市场中,广大学生更加追求衣物干净整洁,学生和教职工学业和工作繁忙,且宿舍条件限制,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同学的衣物较为昂贵,自己难以清洗干净并且保障衣物不受损等因素使得广大同学对干洗服务需求较为旺盛。
(二)消费者认知理论
学校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市场。消费者与消费者的联系较强,可通过社团、宿舍楼栋以及地推活动来加大品牌宣传,增强消费者对于高校洗护平台的认识,激发消费者在消费心理影响下的需求。
(三)动机理论
消费者受到动机理论影响,受宿舍条件、天气、懒惰本性、时间、衣物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会产生一定的消费心理并产生一定的消费动机。消费者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不愿意自己清洗衣物,愿意花更多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加之有些衣物品类特殊,需要专门清洁工具和清洁方式清洁。在多种因素叠加下,消费者消费动机逐渐明显。
三、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消费动机
多数高校学生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在清洁衣物这些事情上,但衣物清洁已成为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也就意味着广大同学需要花费时间在衣物的清理上,加之受阶段性不好天气的影响,很多衣物难以得到有效清洁条件。这也使得更多学生消费群体需要一个高效便宜的洗护平台。
(二)价格心理
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为家人给予,经济水平有限导致消费水平也有所限制。故性价比高也成为了大学生洗护消费的重要判断选择之一。高校市场广阔,人流量多,在性价比高的同时,也可获得较多订单。在传统洗护观念中,多数人认为干洗价格较为昂贵,叠加费用较多,性价比不高,在这种价格心理定位中,消费者难以对高校干洗服务产生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三)服务方式
服务方式的选择受到了广大高校消费者的关注。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洗护方式上,大学生偏向高效便捷、便宜高质的清洗方式。对于快速取件服务等有较高需求。很多消费者需要洗护的衣物价格较为高昂,所以较为注重干洗品牌的服务质量,在品牌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在校园内知名度高、形象好的品牌,增强消费者对于干洗衣物的保障心理。
四、运营挑战与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高校同学对于高效便捷的洗护服务需求逐渐提高,也正因如此,广大干洗品牌涌进高校市场,高品质洗护品牌和低质量洗护品牌不断在利用广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营销。价格战扰乱市场稳定,干洗服务品质参差不齐,洗护成本不断增大,品牌发展压力也不断增大。高校干洗市场发展仍需要一定的规范和协调。
对于以上挑战,在消费心理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高校干洗品牌需要完善自身的洗护服务流程,建立完善的负责程序和管理方式,增强品牌认可度。在价格战频发的市场环境中,要坚守品质和服务优先原则,让自身品牌成为消费者心理值得信赖的品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洗护服务的需求源于生活节奏快、衣物保养意识提升及追求便捷心理,价格敏感心理突出。学生群体消费行为呈现规律性,高校市场逐渐饱和,但是学生群体消费力量不断增大,创业实践机会也不断增多,只有高性价比、高服务品质、高便捷性的服务品牌才能够真正在广大高校市场立足,才能在消费心理变化较大的市场环境之下,促进品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雨婕.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8):184-185.DOI:10.19921/j.cnki.1009-2994.2020.08.089.
[2]王丹.大学生消费动机调查与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1.
[3]孟范栩,黄思超,刘义朝.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究——基于消费经济学和消费心理学视角[J].商场现代化,2008,(15):162.
作者简介:梁晓娴(2004-),女,广东梅州人,本科。(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