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教学的策略探索

作者

李菊 潘凤

六安市金安路小学 六安市清水河第一小学

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其中含有革命题材文本,带领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和本土红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应加强二者融合,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这对他们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实现对本土红色文化的传承。

一、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教学的意义

1. 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

所谓本土红色文化,是指特定地域内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将其与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教学联系起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革命历史的大门,让他们对红色文化有更加全面的的认识。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各有特点,如江西井冈山,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革命年代诞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在刚开始创建时,我军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战士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坚守革命阵地,最终带领人们走向成功。当学生了解了有关井冈山的历史后,他们会深刻理解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地区的红色文化有更直观的感受。通过融入本土红色文化,学生对革命题材文本理解不再停留于文字表面,可以了解到本地的革命英雄人物、革命事件等。这些著名的革命人物和故事,能够丰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红色文化[1]。

2. 让学生铭记历史,发扬革命精神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这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铭记历史,肩负起身上的职责,实现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其中,有效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本土革命故事,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经历的艰难困苦。例如,在河北狼牙山地区,发生了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抗敌的事迹。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的转移,五壮士将敌人引上山崖,在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跳下了悬崖。当学生知道五壮士的革命事迹之后,他们会体会到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另外,红色文化中蕴含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革命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本土红色文化,这对学生会产生重要影响,真正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奋斗。

二、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教学的策略

1. 探究文本内容,融入相关红色文化

在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根据内容的特点联系本土红色文化背景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为了确保有效教学,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先要搜集有关革命题材文本的红色内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积极学习红色文化。

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中,这是梁启超的代表作,整篇文章铿锵有力,展现出少年力量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文本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当时八国联军污蔑中国是东亚病夫、一盘散沙,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国内开展了戊戌变法。维新派人士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化,但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却对社会发展和思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戊戌变法之后,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激励着国人。通过对文本深入探究,学生会加深对其中红色文化理解,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2]。

2. 播放红色电影,感受红色文化伟大

对于小学生而言,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述理论,学生可能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但电影作为一种生动的艺术形式,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所以,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红色电影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在选择红色电影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电影内容积极健康、主题鲜明,并与革命题材文本内容密切相关。如,《小兵张嘎》,这是一部经典的红色电影,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会看到嘎子和敌人斗智斗勇的场面,即使自己身处陷阱,嘎子依然保持冷静的头脑,并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兵张嘎英勇无畏、敢于斗争的形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电影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影所传达的革命精神。

3. 开展教学活动,体验红色文化情感

教学活动是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际活动中,学生情感会被调动起来,对红色文化会有更加真实的体验。如演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活动,这是都非常适合学生,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在活动中走进红色文化,从而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在演讲红色故事活动中,教师先要鼓励学生收集本地的红色故事,如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抗日英雄的传奇经历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如有的学生讲述本地一位抗日英雄在面对敌人的威胁时,始终坚守秘密,不屈不挠,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为了做好演讲,学生在活动之前要做好充足准备,包括资料收集、细节品味等,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同时,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演唱红色歌曲,红色歌曲具有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演唱《黄河大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等经典红色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先介绍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教学的意义,再提出了具体策略。本土红色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因此,应加强语文革命题材文本和红色文化之间的联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文本学习了解本土红色文化,培养学生革命精神,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 刘家祎 , 史仁民 .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分析与实现路径研究 [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37(2):117-120,153.

[2] 沈倩 .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2):115-117.

[3] 杨玉玲. 浅析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4(52):46-48.

【本文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教学与本土红色文化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JK23134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