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精准锚定学生兴趣点:Scratch 编程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作者

周伟

重庆市北碚区锦林小学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编程教育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Scratch 编程因图形化、易上手的特点成为理想教学工具。但实践中,学生兴趣点的显著差异给教学带来挑战。本研究运用课堂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兴趣差异导致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参差不齐。为此,提出两项优化策略:一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兴趣偏好;二是推行分层教学与项目式学习,依据兴趣和能力分层,为学生定制编程项目。经教学实践验证,这些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为 Scratch 编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Scratch 编程教学;学生兴趣;分层教学;项目式学习

一、引言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编程能力成为新时代人才核心素养。Scratch 编程以直观图形界面和丰富互动功能,打破传统编程门槛,助力学生掌握编程知识技能,培养逻辑思维、创新及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中,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激发学生兴趣、满足个性化需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学生因成长环境、认知风格和职业憧憬不同,对 Scratch 编程的兴趣点差异明显,如艺术氛围家庭的学生倾向动画创作,逻辑思维强的学生偏好算法设计。传统统一教学模式难以兼顾这些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精准把握学生兴趣点、创新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二、Scratch 编程教学中学生兴趣点差异现状

(一)兴趣点差异表现

课堂上,学生对新编程功能和项目的兴趣反应不一。部分学生热衷角色设计和场景搭建,精心塑造角色外貌、设计动作,构建如神秘森林、梦幻城堡等场景,并赋予角色独特行为交互。而另一部分学生专注算法设计和逻辑推理,编写复杂程序实现游戏积分系统、关卡解锁机制等。兴趣差异使教师统一教学困难,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不符时,学生易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降低,影响教学效果。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 Scratch 编程教学采用统一授课,按大纲依次讲解基本功能和知识,忽视学生个体兴趣差异,“一刀切” 的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对热衷角色设计的学生,偏重算法逻辑的内容枯燥;对追求算法深度的学生,简单的角色场景搭建缺乏吸引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热情冷却,动力减弱,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三、基于学生兴趣点的 Scratch 编程教学改进策略

(一)深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

教师要转变思维,深入了解学生兴趣。课程开始前,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了解学生对动画制作、游戏开发、互动故事创作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偏好,以及课余编程活动参与情况。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编程想法;课后进行一对一交流,倾听学生困惑需求。通过多维度方式,精准掌握学生兴趣,为个性化教学打基础。

(二)实施分层教学

依据学生兴趣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教学群体,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对喜欢角色设计和创意表达的学生,设计动画制作和互动故事创作教学,培养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引导学习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和动画特效制作。对偏好算法设计和逻辑推理的学生,开展游戏开发和算法应用教学,提升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授算法设计、程序优化和游戏规则制定。分层教学让学生在感兴趣领域深入探索,激发学习热情。

(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多个涵盖不同编程知识技能的主题项目。如 “校园运动会游戏” 项目,学生运用 Scratch 角色运动、碰撞检测、计分系统功能开发游戏,学习游戏开发流程。“环保主题动画” 项目,学生通过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制作环保动画。学生依兴趣能力自主选择项目,为完成任务主动查阅资料、学习教程、交流探讨,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改进策略的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一)实践案例

在 Scratch 编程教学中采用改进策略。课程开始前,通过问卷和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兴趣,分为动画创作组、游戏开发组和互动故事组。动画创作组以 “四季之美” 为主题创作动画,运用特效和音乐制作生动短片。游戏开发组以 “校园寻宝” 为主题开发游戏,设计规则、搭建场景、编写程序。互动故事组以 “校园趣事” 为主题创作互动故事,设置角色对话和选择分支。

教师针对各小组特点,在角色设计、场景搭建、算法优化、故事结构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指导。

(二)效果分析

一学期教学实践后,学生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显著改善。学生熟练掌握编程知识技能,发挥创造力创作出优秀作品。小组项目中分工协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问卷调查显示,超 85% 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认为提升了编程技能,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学生兴趣点差异对 Scratch 编程教学效果影响重大。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和一对一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兴趣,实施分层教学和项目式学习,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和教学质量。

(二)研究展望

未来 Scratch 编程教学研究可从三方面拓展:一是融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丰富教学资源和形式;二是构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编程作品质量和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发展;三是开展跨学科编程教学项目,如与语文、数学结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培养综合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