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MP 模式的淄博市中医药康养旅游路径研究
耿培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淄博 25530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 “中医药 + 旅游”政策驱动下,学界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持续深化。本研究旨在剖析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推动产业融合,为区域健康经济注入新动能,同时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提升大众健康水平。研究聚焦淄博,围绕如何运用 RMP 模式整合中医药资源、精准定位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创新旅游产品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成果将为淄博及其他地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2. 理论基础
2.1 RMP 模型概述
RMP 模型由我国学者吴必虎提出 , 主要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分析 , 强调从资源 (resource)、市场 (market) 和产品 ( product) 3 个方面进行程式性论证[1]。本研究将结合形象感知分析结果和 RMP 模型, 探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存在的问题 , 并针对不同类型示范基地从资源、市场和产品3 个角度提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2.2 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理论框架
养生旅游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旅游形态,是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创新的典范。它依托自然生态、人文及文化环境,融合观赏、休闲、康体等多元形式,满足大众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等健康需求。中医药养生旅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以中医药文化、理论体系为内核,将医疗健身方法、药材体验等作为核心吸引要素,衍生出寻医问药、参观中药基地、参与中医养生活动等丰富业态。这种将中医药与旅游深度结合的专项文化旅游形式,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2]。
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是保障研究结论真实可靠、具备实践价值的核心要素。为全面探究淄博市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状况,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实地考察等方法。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理论基础,邀请中医药和旅游领域专家开展深度访谈,获取专业见解与发展建议。同时走访多个旅游景点,实地观察资源利用、游客体验等情况,以第一手资料验证调查与访谈结果,多维度保障研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多方法协同,全面把握现状,为后续发展路径规划夯实基础。
4. 淄博市中医药健康旅游现状分析
4.1 淄博市中医药资源概况
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淄博,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医药资源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当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丰富,药材资源尤为出众,数百种药用植物分布境内,丹参、黄芩等声名远扬。众多中医药机构与研究组织集聚,专家学者汇聚,加上齐鲁养生文化融入生活,为中医药与健康旅游融合奠定基础。整合这些资源,可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吸引各地游客。
4.2 淄博市健康旅游市场现状
中医药养生旅游作为专项旅游在全国快速发展,主要归因于三方面。其一,依托的中医传统文化在国内及汉文化圈广为人知,且在欧美国家因 “回归自然” 潮流,中医医疗体系获认可,中药出口至百余个国家。其二,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水平改变,疾病谱和医学模式转变,人们更青睐天然药物,为中医药发挥 “简、便、廉、验” 优势创造机遇。其三,中药资源综合利用加深,产品形式不断拓展,从治病延伸至提取物、保健食品等领域,使用人群范围大幅扩大 。
5. 基于 RMP 模型的路径设计
5.1 资源整合与利用
淄博市中医药资源丰富,拥有优质的药材产地、传统技艺与文化遗产,但将其转化为旅游景点仍是发展难题。对此,需科学规划布局,打造主题资源集群。在开发利用上,可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丰富游客体验;同时运用 VR 等现代科技,打造沉浸式展示项目。这些措施既能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也有助于中医药
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5.2 市场定位与细分
有效的市场定位需考量不同人群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需求。据淄博市旅游局调查,主要游客群体有中老年、亚健康人群及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年轻游客。针对这些群体,可开发针对性旅游产品,如为老年游客设长期养生游,含健康讲座等;为亚健康游客提供短期康复服务;为年轻游客打造文化体验项目。实施市场细分策略,能满足不同需求,提升淄博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覆盖率与顾客满意度。
5.3 产品创新与开发
产品创新是增强旅游吸引力、创造增值空间的核心。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需善用现有资源,注重创新设计,提升游客参与感与体验感。可打造中医理疗、药膳工坊、养生度假村等具有淄博特色的产品;同时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提供个性化养生服务,使游客能依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项目[4]。通过技术驱动创新,既能提高游客满意度,也能提升淄博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6. 政策建议
淄博市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繁荣发展,政府的统筹规划与引导不可或缺。为确保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规划能够有效落地、高效推进,亟需制定精准且具实操性的政策建议。这不仅有助于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更是推动淄博中医药健康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达成战略目标的核心支撑。
6.1 政府角色与支持措施
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政府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与发展推动的双重职能。可通过制定并落实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土地资源倾斜等具体扶持政策,同时设立专项基金,激励企事业单位投身中医药健康旅游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学术研究。协同推进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服务标准,全方位提升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综合服务品质。
6.2 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
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多方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进而提升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品质,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此外,成立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协会有助于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定期举办行业交流会和研讨会,可以促进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7. 结论
淄博市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存在公众认知度较低、产品开发深度不足、中医药特色元素不鲜明等问题。对此,淄博市内不同类型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进一步挖掘并突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向高质量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傅倩楠 . 基于 RMP 理论的中医药健康养生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0(05):57-63.
[2] 曹珊珊. 基于翁普分析模型的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研究: 以巫山县为例[J].旅游纵览,2023(22).
[3] 杨燕璇,方克美,王悦 . 基于 RMFEP 模型的张家界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研究[J].市场周刊,2023,36(11):72-76.
[4] 杨静,侯志勇,胡雅琪 . 基于 RMP 分析方法的成都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4(4):70-75.
课题来源:淄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 RMP模式的淄博市中医药康养旅游路径(23ZBSK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