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链教学的有效实施之道
赵莉思
衡阳市珠晖区童星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语文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愈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问题链教学作为一种小学阶段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将其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对阅读思路进行梳理,并按照一定逻辑加深对课文结构以及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将从问题链教学概述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链教学的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链教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重要挑战。问题链教学作为一种基于连续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究。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旧有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问题链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影响该教学方法教学价值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阅读教学中问题链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发挥问题链教学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作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问题链教学概述
问题链教学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采用问题链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基于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完成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之间需要具有一定关联性,并具备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作用。在问题链教学中,教师主要担任问题设计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为学习主体,通过独立、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获取与建构,从而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链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问题链
课堂导入环节作为决定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以及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课堂导入环节中设计导入性问题链,基于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完成问题链的设计,借此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本节课新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更加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对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进行了解,并使学生形成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基于该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导入性问题链,即“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它曾经是一座怎样的园林?”“它为何毁灭?”“它的毁灭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教训呢?”等问题,借助以上导入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使其主动带着问题完成课文的阅读与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问题产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与理解。同时,这些问题的提出也能够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更加关注,并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1]。
(二)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问题链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问题链也是问题链教学常见的应用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探究式问题链、反思式问题链等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使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节《穷人》为例,在本节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第九自然段的内容进行重点学习与深入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阅读本段内容的时候,为学生设计“从这段心理描写中呈现出桑娜的什么形象?”“桑娜的内心深处只有矛盾吗?”“你还能够读出哪些品质内容?”“桑娜矛盾又坚定的原因是什么呢?”等问题,通过层层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自然段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对桑娜具备的美好品质进行体会与学习。通过为学生设计探究式问题链,能够使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理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增强[2]。
(三)在课堂总结环节设计问题链
课堂总结环节作为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总结环节设计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所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进行回忆,并对自身的学习表现、成效等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并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学习方向。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慈母情深》为例,在本节课教学结束后,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对课文知识与情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表达怎样的情感?”“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最打动你?为什么?”“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分享一件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吗?”等问题链。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过程以及所学知识进行回忆与巩固,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中情感内涵的理解与把握,并结合自身实际生活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感恩之情[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问题链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基于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以及实际生活元素等完成多类型问题链的设计,借此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以便于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文凤.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J]. 华夏教师,2024(19):86-88.
[2] 陈建亭. 问题链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为例[J]. 甘肃教育,2023(4):85-89.
[3] 徐艳芳. 问题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2024(7):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