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化学储能及飞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陈良伟

江苏中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文章以电化学储能和飞轮储能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它们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分析电化学储能的快速响应能力、灵活调节特性以及飞轮储能的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等特点,提出了电化学储能与飞轮储能相结合的储能解决方案,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步伐的加快,大规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先进的储能技术已成为应对新能源高渗透下电网调峰调频困难、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途径。作为两种代表性的新型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和飞轮储能因其出色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电化学储能和飞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对于推动储能技术进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化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1 电化学储能的优势

电化学储能具有调频速度快、容量可调的特点,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需求,灵活地进行充放电调节。与传统的燃煤、燃气机组相比,电化学储能在调频精度和调节速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外,电化学储能还具有无污染排放的环保优势。这些特性使电化学储能非常适合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以提高电网调频性能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1.2 电化学储能的工作原理

电化学储能系统通常由储能蓄电池和储能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储能控制系统的总控单元通过先进的通信协议与电网调度系统实时连接,接收AGC调度指令和机组运行数据。总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利用智能算法优化计算出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指令,并将其下发到各个储能单元的子控制单元。子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指令精准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实现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调节和无功功率支持。这种分层控制架构可以实现电化学储能与电网的协同调频,提高电网对储能资源的调度效率和利用水平。

1.3 电化学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场景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化学储能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一是配合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通过储能系统调节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二是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维持电网频率稳定和有功功率平衡,提升电网调峰能力。三是提供无功补偿等辅助服务,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在这些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飞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飞轮储能的技术特点

飞轮储能技术以其高功率密度、长使用寿命、快速响应等特点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飞轮储能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大功率输出,其功率密度可达到几千瓦每千克,远高于电化学电池和抽水蓄能。同时,飞轮转子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造,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较低的运维成本。此外,飞轮储能还具有出色的环境适应性,可在恶劣工况下稳定运行。先进的磁悬浮轴承和真空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能耗,使飞轮储能的循环效率超过85%。飞轮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速度可达毫秒级,与电网频率波动高度同步,是维护电网稳定性的理想选择。这些优异特性使飞轮储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储能技术之一。

2.2 飞轮储能的系统构成

飞轮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是飞轮本体,其设计和制造工艺直接影响着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和转速上限。目前,高强度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因其优异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已成为飞轮制造的首选材料。先进的缠绕工艺和热压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复合材料飞轮的性能,使其能量密度可达5Wh/kg以上。电机/发电机是飞轮储能系统中机电能量转换的关键设备。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其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等优点在飞轮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高性能的永磁材料如钕铁硼的使用,使电机的功率密度可达10kW/kg以上。变流器是连接飞轮储能系统与电网的纽带,其性能对飞轮储能的并网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得益于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变流器不仅可以灵活控制有功功率的充放电,还能提供无功功率支持,参与电网的电压调节。轴承系统是飞轮储能的另一个关键部件,其性能对飞轮的高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高温超导磁悬浮轴承利用超导材料的磁悬浮效应,可使飞轮在非接触状态下高速运转,大幅降低轴承损耗。主动电磁轴承通过电磁力的主动控制,也能够实现飞轮的低损耗悬浮,且具有启动便捷的优势[1]。此外,创建真空运行环境可显著降低飞轮的风阻损耗。通过采用合理的真空系统设计,飞轮腔内气压可降至10的负5次方帕量级,使风阻损耗降至极低水平。综合运用上述先进技术,现代飞轮储能系统的循环效率已可达85%以上,且随着材料、电机、轴承等关键技术的持续进步,飞轮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还将进一步提升,使其更加契合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性能储能装置的需求。

2.3 飞轮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飞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毫秒级响应的储能装置,飞轮储能可为电网提供优质的调频服务。当电网频率偏离额定值时,飞轮储能可在数十毫秒内投入并调节有功功率,快速恢复系统频率,大幅提升电网的频率稳定性。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调峰提出更高要求。飞轮储能可与新能源电站配合,吸收新能源发电功率的短时波动,平滑新能源输出曲线,从而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此外,飞轮储能还可用作不间断电源,在电网故障时为关键负荷提供短时备用电源,提高供电可靠性。随着飞轮储能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下降,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新能源并网、供电可靠性提升等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某新能源微电网项目

某市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城郊新建了一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由光伏电站、风电机组、电化学储能系统和飞轮储能系统组成,装机总容量达到兆瓦级。其中,光伏电站和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分别为5MW和2MW。考虑到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项目配置了2MWh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和500kW/200kWh的飞轮储能系统,分别承担长周期能量调节和短周期功率调节任务。电化学储能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通过充放电控制,优化新能源出力曲线,提高利用率,并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维持频率稳定。飞轮储能系统主要应对新能源功率快速波动,在新能源出力剧烈变化时迅速响应,平滑输出曲线,减少对电网冲击,避免频繁调整火电机组,降低调峰成本。两种储能的协同优化运行,构建了“新能源-储能-负荷”的局部能量平衡,提升了微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新能源并网率和利用率显著提高,弃光率和弃风率大幅降低。储能系统在电网调频、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电网运行质量与稳定性,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

结语

电化学储能和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化学储能凭借其快速响应、灵活调节的优势,在电网调频、新能源并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飞轮储能则以其高功率密度、长寿命、高效率等特点,为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和功率平衡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材料、电力电子、轴承等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学储能和飞轮储能的技术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空间还将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马灿.电化学储能及飞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2,5(09):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