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开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刘思琦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112000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浪潮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迎来了全新格局,既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棘手挑战。新媒体技术凭借其即时性、互动性与海量信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具吸引力。然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与复杂性也让虚假、不良信息有了可乘之机,给学生的思想带来冲击。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变化,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以优化思政教育效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经历了颠覆性变革,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形式之多样,远超以往任何时代。海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迅速扩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这一时代特征既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如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的教育渠道等;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信息甄别难度加大、学生思想引导难度增加等。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开展现状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开展呈现出多元态势。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为思政教育开辟了新路径。辅导员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与学生展开便捷交流,及时传递正能量,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思政教育内容也更为丰富多样,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讲授,而是以音频、视频、图文等多元形式呈现,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了教育实效性。然而,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信息过载让学生难以筛选有效信息,网络谣言干扰学生认知,价值观多元化增加了思想引导难度。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优化策略
(一)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需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全方位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制作生动有趣、富有内涵的思政短视频,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枯燥感。
例如,在新媒体时代,某高校辅导员为优化思政教育,创新采用了“虚拟思政社区+现实活动联动”的策略。该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了一个虚拟思政社区,在社区内设置多个主题板块,如“红色经典分享”“时事热点讨论”“榜样力量展示”等。学生可以在社区内自由发布观点、分享感悟,辅导员则定期发布精心制作的思政短视频、图文资料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同时,结合虚拟社区的内容,辅导员在现实中组织相关主题活动。比如,在虚拟社区中关于“志愿服务精神”的讨论热度较高时,辅导员便发起了一场校园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活动期间,辅导员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分享活动照片、视频和学生的感悟,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此外,辅导员还利用虚拟社区的互动数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针对性地调整现实活动的主题和形式。通过这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已成为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为适应这一时代需求,高校应着力培养一支兼具思政教育专业素养与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一方面,高校要开展系统的培训活动,提升辅导员的思政教育理论水平,使其深刻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义与目标,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技巧。同时,加强新媒体技术培训,让辅导员熟练掌握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操作与运用,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思政教育内容,如短视频、动漫、H5等,以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鼓励辅导员之间加强团队协作。不同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和新媒体技术方面各有专长,通过团队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比如,擅长思政理论研究的辅导员与精通新媒体技术的辅导员合作,共同策划和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打造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思政教育品牌。此外,高校还应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网络思政教育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推进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三)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教育体系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教育体系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路径。线上方面,辅导员可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间与形式。借助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深度思政文章、生动案例,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利用微博发起热门话题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交流中深化对思政观点的理解;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政短视频,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思政教育。线下层面,实践活动与座谈会是重要的教育载体。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社会责任与担当,将思政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定期举办主题座谈会,围绕时事热点、人生价值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感悟,在思想碰撞中提升思辨能力与道德素养。此外,辅导员要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将线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线下实践体验相结合,形成教育闭环。例如,线上学习相关思政理论后,线下组织对应的实践活动进行巩固与深化。通过构建这样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与实践体验中,真正领悟思政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实现全面发展。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站在了机遇与挑战的交汇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海量信息与多元渠道,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但也伴随着信息繁杂、价值观碰撞等难题。在此背景下,辅导员需紧跟时代脉搏,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如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网络洞察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希望这样,能在新媒体浪潮中把稳思政教育之舵,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思想根基。
参考文献:
[1]李高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8):192-194.
[2]潘映铼.新媒体语境下辅导员网络思政能力提升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40(0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