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班主任实施德育教学的途径探索
息雪剑
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镇小牛群小学,内蒙古 赤峰 024400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将德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有效培养其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英语德育教学的现状与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对小学英语中德育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且实践性强的策略,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小学英语教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小学英语;班主任;德育
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传统教育中,教师们多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德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英语班主任,作为学生英语学习与品德成长的双重引导者,其角色尤为关键,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将德育有效融入英语教学之中,以实现学生知识与品德的同步提升。
一、挖掘教材中德育元素
小学英语是语言类学科,涵盖了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班主任需结合单元主题,从教材中提炼德育内涵。比如《My school calendar》,该篇是以校园活动为话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School Sports Day”“Art Festival”等活动进行讨论,促进其感受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另外,教师可组织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定英语版《班级活动公约》,如“Share the tools with others”(共享工具)、“Encourage teammates politely”(礼貌鼓励队友)等,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等。再如《Ways to go to school》教学中,内容涉及了交通方式与安全等话题,教师可结合“Stop and wait at a red light”等句子,组织学生模拟交通场景,用英语演绎行人、司机等角色,并讨论交通规则与安全等话题,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在小学生心中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喜欢模仿班主任,也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认可。因此,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对此,在《At the farm》教学中,教师可用英语描述农民耕作的辛苦:“Farmers work hard under the sun to grow vegetables. We should thank them and not waste food.”(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我们应感谢他们并珍惜食物),激发小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恩情怀。另外,班主任可通过日常英语交流传递文明礼仪。比如,课堂指令中使用“Please answer the question”“Thank you for waiting quietly”等礼貌用语;处理学生矛盾时,用英语引导换位思考:“How would you feel if someone did this to you?”(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通过语言与行为的双重示范,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增强其同理心等。
三、拓展文化渗透德育
英语教材的内容有限,但覆盖面广泛,教师可对其中的文化内容进行拓展,为德育提供独特的视角。比如《In a nature park》中,教师可结合主题,引导学生讨论“Why should we protect nature?”(为何要保护自然?)。同时,要求学生用英语撰写环保建议书,如“Plant more trees in the schoolyard”(在校园种植更多树木),培养小学生生态意识。再如,《Happy birthday!》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中西方在过生日时的食物差异,如Long-life noodles(长寿面)等,还可以延伸至中西方节日风俗,如“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e put up red lanterns to wish for good luck.”(春节时,我们挂红灯笼祈求好运)。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树立“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培养其文化自信。
四、加强德育实践
实践是检验德育效果、深化德育体验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可通过英语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来开展德育。比如《My classroom》中,组织“Lost and Found”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模拟失物招领场景,用“Is this your pencil box?”“Yes, thank you for your honesty!”(这是你的铅笔盒吗?谢谢你的诚实!)等对话,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小学生拾金不昧的品质。再如,《Whose dog is it?》教学中,涉及了宠物责任话题,教师可组织“关爱生命”实践活动,让小学生用英语记录宠物饲养日记,写出“How to take care of a puppy”(如何照顾小狗)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
五、协同家校共育
家长对小学生品德形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班主任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需要与家长形成德育合力。比如《Where did you go?》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们用英语对假期中家庭劳动经历进行记录,如“On Saturday, I helped my mother wash clothes.”(周六我帮妈妈洗衣服);同时,让学生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劳动的场面拍摄成照片,制作成英语电子相册,让家长通过班级群反馈学生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用英语分享经历,让家长和学生共同选出“最勤劳小明星”和“最美照片”等,形成家校联动的品德评价机制。另外,作为班主任,还需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养成,比如写作业时的坐姿、写作业的时间等,协同家长对小学生进行监督,纠正其不良习惯,比如写作时时趴着,或者玩儿到很晚才写作业等,设定一些规则和奖励进行管理,并向小学生说明不良习惯的害处,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好习惯。
六、结束语
小学英语班主任实施德育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中德育元素、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拓展文化渗透德育、加强德育实践、协同家校共育等途径,既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又能潜移默化的落实德育目标,为班主任角色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更推动了小学生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沈雅婷.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德育渗透路径的探索[J].吉林教育, 2024(16):62-64.
[2]侯小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 2023(4):2737-2738.
[3]赵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J].电脑校园, 2023(9):12596-12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