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作者

朋太琴

重庆市北碚区红岩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指导下,构建以生本为核心的有效课堂体系,促进学生的关键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其中,思维培养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题中含义,其与学生的抽象能力、解题能力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明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围绕数学思维训练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由直观性思维过渡到抽象性逻辑思维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这种转变尤其重要。这时学生开始逐步具备了进行抽象推理的能力,但是还是有必要的指导的。教师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用不同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成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意义

(一)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最受重视的一项教学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可以有效建设高效率的数学课堂,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体验数学知识的丰富途径和途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思维转变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实践探究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思维训练是一种开放的过程,通过各种训练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开放思维,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探究知识问题。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

(一)改变直白文字讲解,发展学生建模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去做一些量化的问题,或者让学生去做一些文字性的问题,学生可能还是会感觉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很抽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将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为模型,以便于观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可以进行思考和讨论,对角进行一个分类,然后分析画角的方法。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在讲台上来进行画角的演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字内容与图片内容相对应,并根据自己理解的内容进行呈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更加完善的逻辑模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并做出有效判断的重要条件,就是培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开始逐步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要真正做到独立思考,除了学习解题外,还必须学习清晰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提高。教师可结合《乘法分配定律》这门课,对学生的应用和背景进行启发思考,提出一些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这样问:“乘法分配法则在什么条件下,大家都觉得效果最好?”乘法分配律不适用这种特殊情况,你想过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同学们在回忆和理解乘法分配规律内容的同时,更多的是从真题中对其局限性的探究。同学们也许会问:“这个规律在两个因数相等的情况下有没有特殊的运用呢?”“还是括号里的数字是 0 的话,这个规律是不是依然成立?”这类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认识上找盲点,这样对概念的把握就会加深

(三)加强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时,可考虑加入自主探究的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地去想问题,去寻找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做出一个正方体、长方体的模型,然后再让学生对它们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学生认真思考后,不难发现正方体的各个侧面都是相同的,而长方体并不是这样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是这样就可以发现的。这些知识不是老师直接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结束语: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加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意义重大。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逐步进行,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并加强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出更深层的内容,把它们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对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总体结构进行持续的优化,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松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20,0(11):31-32.

[2]段永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