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

作者

石鑫

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203

摘要:一直以来港口航道工程都具有建设规模大、项目投资多、工程周期长等特点,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保证国民安全的重要项目,施工阶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形中造成了项目建设成本的增加。通过科学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在实现港口航道项目施工建设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实现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下文结合本人参与港口航道工程的切身体会,首先概述了港口航道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义,随后分析了具体的造价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航道;造价管理

引言

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国家水运的发展需要有港口航道工程作为重要支撑。但是面对着大量的资金成本投入,唯有开展科学的造价管理工作,才能够为项目建设的高效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且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因此相关工程企业就需要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落实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保证项目效益。

1港口航道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1.1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在开展港口航道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降低项目投资成本的重要举措,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对成本的优化配置。工程管理人员通过进行造价管理工作,能够精准地掌握各项工程资源的使用情况,实现对项目施工过程的优化处理,并配合指导科学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1.2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港口航道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阶段,通过科学规划和调整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说,通过分析施工周期情况,预测人工需求进行劳动力的合理安排。在进行项目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进行多方比对,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签订合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进行设备选用阶段,需要根据项目的建设要求选择租赁或者购买形式,避免造成设备的闲置和资金的浪费。与此同时,还需要优化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合理配置临时设施等,节约施工成本投入,降低能源消耗。为此就表明,通过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是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

1.3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造价管理不仅对工程的风险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而且能够帮助工程建设单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项目中潜在的风险因素。造价管理能够协助单位制定出精确的预算计划,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灵活地开展变更管理。此外,造价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功能,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方面的问题,这种前瞻性的管理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因预算超支而引发的风险,保障了项目的财务安全,从而确保了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工程建设单位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为项目的成功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措施

2.1预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预算阶段的造价管理是保证后续港口航道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开展预算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深入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这不仅是成本估算的基础,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结合历史数据和最新的市场信息,开展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成本估算,对工程项目的人工成本、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考虑如天气变化、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可预见费用,确保预算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其次,应用比如说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技术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度和效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特别注重工程变更情况,并预留一定的浮动空间,以应对设计调整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借助此种前瞻性的方法,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应对变化情况,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最后,落实成本预控措施,建立了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确保每个人都对成本控制负有明确的责任。另外,配合实施动态的成本监控,定期进行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并分析成本偏差,灵活应用偏措施。比如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设立成本控制点,对关键工序或高成本环节进行全面监控,避免问题的发展和扩大而造成项目成本超预算。特别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本预测模型的应用,能够根据工程进度和市场变化情况,精准预测未来的成本走势,为提前规划和调整资源分配提供支持,从而实现港口与航道工程的高效成本管理。

2.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港口航道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是对各工程方的重要约束,关系到后续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具体造价管理工作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落实前期准备工作。在招标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必须确保所有准备工作妥善全面。造价管理人员应与招标方加强协作,进行包括港口航道工程的详细要求、技术难点、施工环境等情况的详尽分析,了解工程的施工流程,并初步完成相应的评估工作。由于港口航道工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因此在招标准备阶段,必须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与预测,结合当地市场状况和工程建设特点,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同时配合完成市场、政策、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的综合评估,了解风险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后续的造价控制做好准备。为了确保招标活动的有效性,实现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招标阶段应开始进行供应链管理,分析项目建设区域材料供应能力,配合供应计划的制定,保证材料供应充足,并通过谈判获取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评估供应商的可靠性。

其次,合理选择项目投标方。港口航道工程的投标报价与施工方案息息相关。因此,在比较不同投标方的造价时,需要深入分析施工方案中所采用的设备、施工技术、材料,了解各种船只和人员组织方式,并审查造价的合理性。另外与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状况相结合,掌握自然条件对工程的限制,科学筛选出合适的施工方案。在投标方选择阶段,不仅需要考虑报价的经济性,还应当综合评估投标方的综合实力、经验、信誉等因素,保证选择的科学性。比如说,需分析其资质水平,了解投标企业的历史业绩与经验,掌握其所参与过的工程项目和施工建设效果,客观评估参与能力,并从具备相应资质的投标方中进行选择。为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免受政策、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评估投标方的经济水平,判断其财务实力,最终选择具备抗风险能力的施工团队。最后,考虑投标方的信誉水平,确保双方能够遵守法律,施工队伍能够履约,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降低法律风险问题对项目建设的不良影响。

2.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港口航道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须有充足的材料、设备、人员作为支撑,进行以上机方面的费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进行材料费用管理工作。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采购流程,并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在材料库存管理方面,定期进行盘点和库存调整,以提高对材料使用情况的掌握,防止过度储备导致资金浪费和管理成本上升,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材料短缺,确保及时补充材料供应。

其次,进行船机费用管理。船机费用是港口航道施工中的一项特殊费用施工前应进行船机的详细规划和调度,施工期间应合理分配船只任务,并做好日常维护,确保船只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因船只维修而增加成本。同时,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船机调度软件,可以精确地预测和规划船机的使用,减少空闲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最后,进行人工费用管理。不同地区的人力成本存在差异,在管理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劳动力,确保施工队伍的稳定性和高效运作,同时提升施工效率并控制成本。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实施灵活的薪酬政策,根据技能水平和工作表现进行差异化激励,以激发团队的积极性。此外,建立严格的考勤和绩效评估体系,监督和激励员工的工作表现,以控制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2.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阶段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与造价管理。此时需完成所有工程任务,并对项目总体成本进行总结和结算。

竣工结算文件包括项目完成情况、工程量清单、结算单价和金额等。审核这些文件,确保符合合同要求,验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竣工结算金额是项目完成后的最终成本,需控制在预算和合同范围内。通过分析审核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项目竣工阶段的支付管理需遵循合同规定的支付方式和时间表,确保支付流程的合规性和准确性。严格控制支付流程,防止错误或违规操作。但对于结算争议的情况,需要迅速处理,遵循合同和法规,采取合理解决方案,确保争议处理的公正性。竣工结算数据需妥善管理归档,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分类、整理和存储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竣工结算的造价管控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它们共同决定了项目的最终成本和质量,通过细致工作的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成并节约成本投入。

结束语

总之,对于港口航道工程项目来讲,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提升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从工程项目的预算、招投标、施工、结算等方面开展造价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更为合理地控制工程费用,同时更保证了港口航道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了作业效率。

参考文献

[1]郝常娥.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8):232-233.

[2]徐世俊.港口航道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研究[J].居业,2020(05):153+155.

[3]何鹏飞.港口航道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5):18-19.

[4]黄春平.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8):234+237.

[5]王枫霖,李永涛.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珠江水运,2020(1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