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过程性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

作者

余曼群

清塘铺镇第二完小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过程性学业评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更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效的全面考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而过程性学业评价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探索

引言:

过程性学业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此外,过程性学业评价还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和灵活性。它要求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如观察、座谈、语言激励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

一、小学语文过程性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观念滞后

一些教师仍然深陷于传统评价观念的泥潭,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却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视而不见。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和成长,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和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评价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二)评价标准不统一

在小学语文过程性学业评价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缺乏统一、明确的评价标准。由于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往往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公平和不准确。一些教师可能更侧重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而另一些教师则可能更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发展。这种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虽然反映了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理念的不同,但也可能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障碍。因此,制定统一、明确的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三)评价实施困难

过程性学业评价的实施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和教师面临着资源有限或教学任务繁重的困境,这使得他们难以全面实施过程性学业评价。尽管教师们都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受限于时间和精力,他们往往只能采取一些简化的评价方式,这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情况。

二、小学语文过程性学业评价的实践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制定清晰、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是实施小学语文过程性学业评价不可或缺的基础。这些标准不仅应全面覆盖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还应深入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例如,某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师精心设计了详细的口语交际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既包括了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语气语调的适当性等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学生能否根据交流对象和场合进行适当的准备、能否运用恰当的交际策略等更高层次的能力发展指标。在“传统节日手札展”活动中,教师严格依据这些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价,不仅指出了学生在表达方面的优点和不足,还为他们提供了具体的改进建议。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他们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学业评价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情况。在教授《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角色扮演这一评价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并进行表演。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体验了课文内容和角色情感。表演结束后,教师并没有立即给出评价,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从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情感投入是否到位、角色理解是否深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量。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在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性学业评价,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文能力,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过程性记录和反馈

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和反馈,这是过程性学业评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某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性地为学生设计了“学习成长记录册”。在这本记录册中,教师详细记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讨论参与度、提问质量等互动情况,同时还对作业完成情况、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评估。通过这样的记录,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教师会定期对学生的记录册进行检查,并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反馈。这样的做法不仅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向,还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使他们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评价

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评价,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评价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在教授与环保主题相关的课文时,教师结合科学学科中的环保知识,创设了一个跨学科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环保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包括调查校园内的垃圾分类情况、设计环保宣传海报等。在项目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从语文表达、项目策划、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语:

小学语文过程性学业评价作为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在于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状况,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制定清晰、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和反馈,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态度,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乐静.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J].语文建设,2022,(02):58-61.

[2]熊生贵,李芝伦.小学语文学业发展水平评价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5,(0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