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音乐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

作者

乌云塔娜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第四幼儿园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音乐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支持性策略,对于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深入分析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音乐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幼儿创造力;支持性策略

引言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创造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纲要》在艺术领域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在艺术活动中自由发挥、自我表现、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机会。”幼儿阶段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提升

音乐教学中,幼儿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能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但能提升幼儿的自信心,还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音乐活动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有效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1]。此外,音乐教育中,使幼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因此,音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还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符合幼儿发展能力需求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能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唤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幼儿能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正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音乐教学还能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幼儿更加敏感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适应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而音乐教学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更加重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幼儿在音乐创作中自由发挥,大胆想象,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2]。因此,音乐教学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幼儿创设更多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二、音乐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

(一)引入创新故事,激发幼儿创造力

故事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形式,以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角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3]。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为幼儿讲述与音乐主题相关的创新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用音乐表达故事和感受。如此,不仅能使幼儿在音乐教学中获得快乐和满足,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动物乐园”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森林音乐会》的创新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为庆祝春天的到来,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每个小动物都准备节目,小兔子跳起欢快的舞蹈,小鸟唱起动听的歌曲,就连平时害羞的小乌龟也鼓起勇气弹奏起自制的木琴。接着,鼓励幼儿用音乐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有的幼儿选择用打击乐器模仿小动物的脚步声,有的幼儿则用歌声模仿小鸟的鸣叫,还有的幼儿创作舞蹈动作表现小兔子的欢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还能使幼儿学会欣赏和理解音乐,用音乐表达情感和想法,从而使幼儿在音乐教学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无形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韵律活动,提升幼儿感知力

韵律活动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感知力的提升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韵律活动,如拍手、脚踏、舞蹈等,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因此,强化韵律活动,不仅能提升幼儿的感知力,还能在音乐教学中有效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在“四季之美”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轻柔的春日旋律,引导幼儿想象春天的景象,随后带领幼儿进行“春风吹拂”的韵律活动,通过手臂的摆动和身体的轻盈旋转,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随着音乐节奏的逐渐加快,切换到一段欢快的夏日舞曲,鼓励幼儿用拍手、踏脚等动作来表现夏日的热烈与奔放。当音乐转为悠扬的秋日小调时,引导幼儿进行“落叶纷飞”的韵律活动,让幼儿用手臂模拟落叶缓缓飘落的动作,同时闭上眼睛,静心聆听音乐中的秋意。最后,随着一段激昂的冬日进行曲的响起,带领幼儿进行“雪地漫步”的韵律活动,让幼儿用脚步的轻重缓急表现雪地行走的感觉,仿佛真的在雪地里嬉戏玩耍,体验着冬日的寒冷与乐趣。如此,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四季之美的理解,还能锻炼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创设多元情境,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多元情境,如音乐游戏、角色扮演、音乐剧场等,为幼儿营造自由、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萌发创新的火花[5]。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的变换和挑战的引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四季之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游戏“四季转转乐”,将四季的特点与音乐旋律相结合,引导幼儿转动转盘选择季节,并即兴创作与该季节相关的音乐动作或旋律,不仅能让幼儿模仿四季的自然景象,还尝试用音乐表达季节带来的情感体验,如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热情、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静谧。接着,引导幼儿分别扮演四季中的不同角色,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太阳、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花,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还能加深幼儿对四季之美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创设音乐剧场情境,让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创作与四季相关的音乐剧,不仅充分展示幼儿的才华和创造力,还能使幼儿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由此可见,创设多元情境,既能提高幼儿的课题参与度,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又能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和美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相关教师引入创新故事、强化韵律活动和创设多元情境等支持性方式,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此,不仅符合幼儿的发展能力需求,还能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今后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加深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培养,以此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颜瑶卿.一曲多玩:幼儿音乐潜能开发的实践探索——以音乐《遇见》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4,(12):112-115.

[2]王若.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4,(15):126-128.

[3]严媛媛.“活教育”思想下新时期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探索[J].琴童,2024,(22):102-104.

[4]陆梦春.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以歌曲《快乐的小青蛙》为例[J].琴童,2024,(20):72-74.

[5]王海英.基于大班幼儿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力[J].天津教育,2022,(3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