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践策略

作者

麦慧明

佛山市顺德区昌教小学 52832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单元视角,探讨了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践策略,旨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交流能力,促进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交流能力;单元视角;实践策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教育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成为了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交流能力。

一、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践意义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单元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此,教师应该积极推广这一教学模式,使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则强调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阅读和运用这些文本,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合作、沟通和协调,这些都是未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此外,通过接触各种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强文化素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单元视角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二、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践策略

(一)贴合学科核心素养,制定学习目标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学习目标依然是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进行制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搬教学安排,依托现有的教学课件等内容,没有根据具体单元特性及学生学情构建单元学习目标。很多教师对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缺乏思考和实践。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根据不同学段及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制定中侧重点均有不同。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审美鉴赏与创造”,并在目标中明确地指出学习重点和学习过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目标:在阅读实践中感受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懂得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阅读内容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文,确定相关内容并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解决问题;在阅读实践中梳理“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与方法,用多种形式展现阅读收获,逐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高效阅读的习惯。

(二)以项目化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从项目化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强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在单元视角下,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化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索,实现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1.设计实践性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和提升素养,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单元主题为“家乡的风俗习惯”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了解家乡风俗,撰写调查报告”的项目化活动。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项目化活动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例如,在上述的“了解家乡风俗,撰写调查报告”的项目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的作品和同学的优缺点。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的同时,也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三)教师加强指导和跟踪

任务群项目化活动的方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学习过程中的很多活动是以课后、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且在课堂教学中在任务推动下的子活动,需要依据活动的主题以及学生活动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疑难之处进行有效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加强指导和跟踪学生的学习活动。借助过程性评价单,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跟踪,并指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创新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做、考察、实验、探究、想象、创作找到问题,沉浸式开展多种题材的阅读活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单元视角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落实,应结合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学习活动的构建,明确活动目标,以项目化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教师的指导和跟踪,促使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桂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2023(04).

[2]邓军.立足应用写作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