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大学生乡村振兴视角下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姜爱华 李珂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而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发展则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济南南部山区为例,基于多模式协同发展的研学实践和田野调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文章首先分析了济南南部山区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接着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参与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创新实践的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实践建议,为推动济南南部山区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研学实践;田野调查

一、引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些重大部署凸显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存在着紧密相关的内在逻辑,大国的“共同富裕”需要协调物质精神双文明,对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化,对外是走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而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发展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应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二、济南南部山区现状分析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既要做乡村振兴的“齐鲁标杆”,更是带动全省乡村发展的“双核驱动引擎”——既通过资源集聚打造都市近郊型乡村振兴样板,又以省会经济圈建设辐射带动鲁中西部传统农区转型。济南南部山区,面积约占济南市的2/5,是泉城的“水塔”“绿肺”“后花园”,是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是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南部山区作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发展困境等问题。近年来,济南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南部山区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绿色能源发展基础薄弱、节能技术推广困难、公众环保意识不足等。

(一)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近年来,济南南部山区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为:

1.政府高度重视: 济南市政府制定了《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动绿色发展。

2.能源结构优化: 逐步推广清洁能源如光伏、风力等,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降低碳排放强度。

3.节能技术应用: 推广节能产品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4.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公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但同时,济南南部山区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 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较高,导致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2.节能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一些先进的节能技术应用范围有限,推广应用存在困难。

3.公众环保意识仍需提升: 一些居民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足,生活方式不够节俭,缺乏生态环保意识。

(二)绿色能源发展现状分析

济南南部山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但绿色能源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主要表现为:

1.绿色能源项目规模较小: 现有绿色能源项目多以小型分散式为主,规模化发展程度不高。

2.绿色能源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绿色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不足,制约了绿色能源发展。

3.绿色能源产业链不完善: 绿色能源产业链条较短,缺乏上中下游联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三、新时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视角下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创新实践的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视角下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创新实践具有以下意义:

(一)增强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锻炼创新能力: 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社会责任感: 可以参与乡村发展,服务社会,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四)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可以将先进的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理念带到乡村,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四、新时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济南南部山区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实践路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例如,可以出台支持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项目的政策,同时建立完善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发展奖惩机制,并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二)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技术应用

建议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适合乡村地区的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技术。例如,可以开发适用于山区地形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研发高效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开发适合当地作物秸秆的生物质燃料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三)提升公众意识,引导绿色消费

建议加强生态环保宣传,引导公众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例如,可以开展绿色生活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做环保讲座,组织大家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公众选择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建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探索多元合作模式,构建产业生态

建议构建多方合作机制,形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双轮驱动。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绿色能源项目,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科研机构可以研发绿色能源技术,共同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五)打造特色品牌,促进乡村发展

建议共同打造南部山区绿色发展品牌,提升乡村知名度,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例如,可以将南部山区发展成为绿色能源示范区,打造特色品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结论

新时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视角下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的创新实践,既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知识和创新的思维应用到乡村发展中,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姜爱华(1985.01-),女,汉族,山东潍坊,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态环境教育。

李珂(2005.10-),女,汉族,山东菏泽,大专在读,研究方向:绿色低碳技术。

参考文献:

[1]西南地区耕地低碳利用效率变化与驱动因素. 刘豫;韩英帅;李妍均;耿彩英;邹蜜;谢雨琦;朱文艳.环境科学与技术,2025(03).

[2]低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与策略研究. 陈凯莉.山西农经,2025(06).

[3]沈维春:扩大应用绿色能源电力,推动协同降碳. 贾林海.中国冶金报,2025-01-23.

[4]绿色能源:“风光氢储”一体发展. 杨光.青岛日报,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