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理念下的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刘艾明
身份证号码:230107199004210624
引言
在 “双碳” 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业作为资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住宅建筑作为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影响备受关注。传统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短期经济效益为导向,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要求。
一、绿色施工理念与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概述
1.1 绿色施工理念内涵
绿色施工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实现住宅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最小化影响。其遵循 “四节一环保” 原则,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在节能方面,通过优化施工设备选型、采用新能源技术降低能耗;节地强调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土地资源占用。节水措施包括雨水收集利用、高效节水设备应用。
1.2 传统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以往住宅房屋建筑项目采取计划管理形式,以进度、质量、成本为导向,走直线型建设过程,下达计划指令、制定层级流程管控项目进度;采取经验管理模式,建筑项目施工技术和组织协调等技术应用比较传统、单一,比如现场湿法施工技术、不重视精细化管理的材料管理等;信息交流协作不充分、信息不对称性等问题突出。
1.3 绿色施工理念下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构建
以绿色施工理念为引领的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质量和安全、效益保障”为目标,多方面、多层次融合协调管理体系,在组织方面,组建绿色施工管理部门,落实建设、施工、监理等各项目绿色施工责任,通过对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的组织,利用绿色施工标准将工作内容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和管理人员。其中,绿色管理主要要素如下:进一步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应用一些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如装配式建筑技术、BIM 技术协同管理模式。
二、绿色施工理念下住宅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
2.1 管理理念与认知问题
在住宅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绿色施工理念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有些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把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首要工作,没有认识到绿色施工建设具有很强的长期性以及工程企业长期的利益,更重视施工成本的核算和工期,使绿色施工方案制定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做到有效执行。一些施工操作人员对于绿色施工技术以及绿色施工管理的相关规范没有系统的掌握,仍然使用传统施工方式作业,比如不合理的丢弃施工水、不规范的使用节约用水设施,使绿色施工建设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2.2 技术与设备应用问题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瓶颈是绿色施工技术与设备的落后性。装配式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雨水回收系统等绿色施工技术已得到成熟和完善,但是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及设备的比例较低。绿色施工技术设备应用比例低的主要原因为施工企业对新技术认可程度不高、对新科技技术掌握不足。当前,虽然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在逐年提升,但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的比例。部分施工企业由于缺乏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施工经验,担心装配式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不足而拒绝使用。
2.3 成本与效益问题
成本效益问题是绿色施工推广最大的阻碍因素。由于绿色施工技术、装备、材料成本投入大,而绿色施工的效果主要体现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难以获取直观的效果反馈,积极性低。另外部分地区绿色建筑鼓励性财政补贴存在,但政府给予补贴额度小,且申请难度大,对企业的鼓励性作用不强。再者,绿色施工对建成后的运营节能降耗效果体现属于建设后,而工程竣工后,项目的产权也与建设施工企业没有关联,建设企业也就没有资金投入的预期了。
三、绿色施工理念下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3.1 强化绿色施工理念宣传与人才培养
对于绿色施工理念认识不到位,需要制定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制度。国家与行业联盟可以举办绿色施工的各类宣传活动,如绿色施工研讨会、环保公益宣传等,加强绿色施工环境效益和企业效益长期收益的宣传,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思想意识。如可以通过参加优秀绿色施工的知名企业的交流会,宣传绿色施工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破除一些企业“绿色施工与高成本”的固有认知和观念。对于工人进行绿色施工的各类培训,可以依照相关国家绿色施工的规范要求与管理方式,对工人进行培训,包括具体到各种绿色施工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增强一线工人的环保意识和工作素养。
3.2 推动绿色施工技术与设备应用
一是推进绿色施工的技术、设备等推广应用。要积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研发和标准制(修)订等方式加以推进,政府可以通过绿色施工技术推广使用经费,加大对使用装配式建筑、太阳能光伏、雨水收集再利用等绿色施工技术应用项目的补贴力度,纳入企业技术资质评价的评价标准,使得政策倒逼企业以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为着力点;也可以鼓励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对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的研究,比如低成本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化施工技术、施工能耗综合信息数字化监管系统等等。二是要加快推进相关的标准制定,尽早编制各类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指导手册,明确不同技术应用的范围、做法及具体的要求与规范,降低企业实施的盲目性。
3.3 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与制度
做好管控制度。建立良好绿色施工管理体制机制是维持长久化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绿色施工的具体标准,将具体施工现场扬尘含量、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均进行硬性限制,建立动态调整标准的长效机制,维护国家标准的新鲜度。地方城市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并发布具体配套实施细则,将绿色施工标准量化并纳入工程项目的招标、施工等环节,加强源头管理。做好与各方力量的协同,施工方应充分考虑多维度管理协同。建设方在施工方中标文件中就绿色施工的内容作出具体要求,并单独提出绿色施工经费预算,实施方必须保证单独立项并落实各项具体技术措施,监理方同样需要跟进并监督有关绿色施工的内容,并定期做好绿色施工的评价表。
结语
绿色施工理念为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革新提供了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剖析传统模式局限与现存问题,提出的优化措施有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发展。随着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将持续深化应用,助力住宅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为生态文明建设与 “双碳” 目标达成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利彬.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研究[J]. 居舍,2024,(36):135-138.
[2] 吕平, 付学文.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J].四川水力发电,2024,43(05):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