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吕春华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锦屏镇中心小学校 637800
摘要:本文分析了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一以及阅读环境不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阅读环境。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对策的有效性,强调了明确目标、多样方法和良好环境对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引言
近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教师,都对阅读日益重视,也都在不断探索正确的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往往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性和层次性。他们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1]以《金色的鱼钩》一课为例,部分教师仅仅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的讲解上,未能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导致学生无法全面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此外,教学目标的模糊性还体现在缺乏层次性上,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主导,侧重于灌输式的知识传递,学生在其中多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缺少足够的互动与参与机会。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法不仅难以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反而有可能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例如,在教授《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朗读课文、解释字词,而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情感,那么学生就很难对课文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往往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在学校层面,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资源可能不够丰富,或者开放时间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部分教师可能未能充分重视阅读环境的营造,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家庭层面,家长可能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阅读,或者缺乏正确的阅读观念,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二、针对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2]教师应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有层次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要涵盖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金色的鱼钩》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对情节理解、革命精神体会及文章深层含义挖掘的需求,并引导学生思考革命精神在当代的意义,以促进全面发展。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3]教师应勇于尝试多媒体教学、互动式阅读、游戏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以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如《倔强的小红军》教学,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红军的坚韧勇敢,再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保障。学校应不断丰富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藏书种类和数量,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延长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读书竞赛、阅读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此外,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不容忽视,通过悬挂名人名言、设立阅读角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在家庭方面,家长应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和收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书香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三、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在教授《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教师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革命精神;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红军长征的相关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导入课堂。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文章内容,还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可贵之处。在教授《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时,教师首先布置了阅读任务,并提供了相关的阅读指导。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在分享会上,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尼尔斯成长经历的感悟和对书中人物形象的看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尼尔斯的冒险经历。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读书竞赛活动,评选出了“最佳读者”和“最佳分享者”。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文章内容,还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热情。通过以上两个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针对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阅读环境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实践,我们验证了这些对策的有效性。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亚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有效对策 [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 2023, (09): 24-26.
[2]莫美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J]. 新课程研究, 2023, (08): 45-47.
[3]董敏.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枣乡街小学;, 202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