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

叶飞

惠州大亚湾区城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尤其是机械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操作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推广安全、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并且能够稳定地发展建筑业工作。另外,中国的建筑业也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有必要采用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应对措施

引言: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业人员众多,随着建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频率也逐步增加,例如高坠、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这对其他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我们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减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1.2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

加强安全管理意味着提前发现、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往往会导致工期延误和工程质量下降,因此,通过规范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1.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优秀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受伤害,减少事故和伤亡的发生。这显示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保护,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其次,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显示企业对社会负责任,关注公共安全,这样的企业形象将赢得公众的认可和尊重,对企业的声誉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工程项目的风险和延误,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可靠性,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将得到加强,对企业的满意度也会提高。

二、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施工企业的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施工进度中,却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施工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使得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其表现在:一、在未能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其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匮乏,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化严重;二、未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导致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施工的行为,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2安全管理制度匮乏

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规范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未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作业开展后,陷入混乱状况,导致工程安全事故频发,这样不仅使得工作人员面临安全威胁,而且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或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没有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照搬其他项目的施工管理条例,导致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保障,同时也能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防止违规操作等现象的发生,切实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安全制度的制定应该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实际施工情况为依据,确保制度的统一性、协调性与可行性,对于安全规定与标准进行细化处理,对于施工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危险源头,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2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方案的制定,是施工开展前的关键工作之一,确保施工方案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并在施工中遵循安全施工原则。为了避免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应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过往安全事故的位置、类型和原因进行总结,明确安全事故的高发地点及时间,提升预防措施的针对性。对于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检查,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于当前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期总结,以会议的形式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确保其可行性与科学性。此外,安全责任书的签署也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其工作规范性与专业性。

3.3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综合考量资金、技术和人员的投入,使其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对于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比如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水文条件等等,对于施工设备和人员进行科学安排。根据施工要求确定施工材料,建设施工现场排水设施。对于安全施工的重点内容进行强调,施工组织设计应该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在增加安全施工管理人员的同时,明确其岗位责任,做到各司其职,严格落实安全施工要求,防止出现形式化问题。对于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换,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为施工安全性的提升奠定基础,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应该加强防护用品和设施的投入,或者提供意外伤害险等。

3.4提升安全管理意识

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安全施工对于整个项目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安全的现实意义。施工单位如果不按照合同履行自身职责,导致施工管理中安全意识淡薄,那么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上升。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杜绝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对于国家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在施工现场宣传安全施工理念与知识。可以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同时,也能够明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树立现代化安全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开展安全教育,促进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于新员工应该加强岗前培训,保障其满足安全施工管理要求。

3.5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为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还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建设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对于当前施工条件进行不断改善。比如在安全施工管理中,可以加强BIM虚拟施工技术的运用,对于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可视化模型找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利用BIM虚拟施工技术进行碰撞检测,防止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引发的施工安全事故。针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开展,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于施工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3.6强化安全管理监督

针对作业人员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由于作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强,而且其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在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的同时,应该做好入场三级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促进监督工作的落实。应该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处理,明确各部门与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安全防范措施能够得到实施。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制度,防止施工单位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项目安全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确保出现问题后能够对负责人员进行追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增强其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严厉打击不按安全制度施工的行为,以便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结束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仅会对施工单位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检查、增加安全管理的投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宋苏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2024(7):64-66.

[2] 邢毅. 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6):187-189.

[3] 唐文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探讨[J]. 全体育,2021(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