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朱改琴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小学
摘要:本研究紧扣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剖析德育渗透的多元实施策略与对应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论证成效,旨在为低年级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提供实用路径,助力培育学生优良品德与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德育渗透;教学方法
小学低段是个体品德架构雏形搭建的关键时段,学生仿若海绵,极具吸纳性。语文教学内容涉猎广泛,从童趣儿歌到启蒙故事,满是德育珍宝。于低段语文教学精准渗透德育,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涵养道德品性的迫切需求,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切实彰显。
一、教材挖掘:故事讲授与字词解析法
低段语文教材似童话宝盒,故事藏德育富矿。以《乌鸦喝水》为例,教师运用故事讲授法,生动还原乌鸦口渴寻水、遇瓶颈困境、投石破局全过程。讲述时着重凸显乌鸦“不放弃”精神,提问“乌鸦屡次投石失败,为何还坚持”,启发学生体悟坚韧意志。
字词解析也能渗德育。学习“孝”字,教师拆解字形,上“老”下“子”,绘形释义:孩子扶持老人即为“孝”。关联生活,让学生分享为长辈做的小事,借汉字文化底蕴,将孝顺理念植入学生心间,使其从小明孝道、践孝行。
二、情境创设:角色扮演与多媒体沉浸法
角色扮演为学生打开德育情境大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学生分饰角色,模仿小蝌蚪懵懂、鲤鱼阿姨亲切语调。演至小蝌蚪认错妈妈时,引导讨论“找不到妈妈心情如何,以后要怎么做”,让学生在情境里领会亲情温暖、坚持寻亲的执着,深化亲情与责任认知。
多媒体沉浸法亦不可或缺。讲《敕勒歌》,借视频呈现广袤草原,风吹草低现牛羊画面,再配悠扬民乐。学生视觉、听觉受冲击,仿若置身草原,体悟家乡壮美,油然生热爱山河之情,滋养家国情怀。
三、朗读教学:情感共鸣与分层指导法
朗读是语文德育“传声筒”。《荷叶圆圆》教学时,教师先范读,轻柔舒缓,学生闭眼想象画面,初步感知荷叶美;再依学生朗读水准分层指导,基础弱的着重字音、节奏,熟练者引导注入情感。读至“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学生自能品出自然静谧美好,达成与文本的情感共鸣,陶冶爱美情操。
四、实践拓展:生活体验与主题活动法
生活体验让德育落地生根。组织“我的小书房我整理”活动,学生清扫、归类书籍文具,体悟劳动不易,养成自理、珍惜劳动成果习惯;家校合作“21天感恩打卡”,学生每日为家人做件暖心小事,记录心得,将感恩化为日常,强化感恩意识。
主题活动丰富德育形式。“传统节日知多少”活动里,低年级聚焦春节、端午,讲传说、做手工,如端午包小粽子挂件,于动手间领略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民族精神,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五、评价助力:多元激励与成长记录法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德育长效发展。课堂设“德育小贴画”,文明发言、友善助人得贴画换文具奖品;家庭端,家长填“德育成长手册”,记录孩子在家品德细节,如主动做家务、礼貌待客。教师定期梳理手册,为学生定制“德育小目标”,激励持续进步,护航品德成长。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需依托多元教学方法协同发力。深挖教材、巧设情境、精耕朗读、延展实践、优化评价,全方位润泽学生心灵。教师怀揣育人初心,深耕教学细节,定能在低年级课堂播撒德育良种,育出德才兼备幼苗,为学生漫漫成长路夯实道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