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孝文化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渗透策略

作者

侯文慧

阿克苏市栏杆幼儿园 843000

摘要: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将孝文化融入园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幼儿尊敬父母、长辈的情感,提高道德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探讨了四条孝文化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渗透策略,并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孝文化;幼儿园;园本课程;渗透策略

孝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幼儿阶段是整个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园本课程与学校教育需要加强对幼儿价值观的培养,将孝文化融入其中,帮助幼儿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思想意识,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回报父母和社会。

一、通过环境创设营造孝文化氛围

在孝文化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渗透策略研究中,通过环境创设营造孝文化氛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式,幼儿园作为幼儿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其环境氛围对幼儿的成长和认知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资源,通过张贴孝的名言警句、绘制孝道故事漫画、设置孝星评比栏等方式,创设尊重、孝敬父母的宣传栏、板报等,为营造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幼儿园可以在环境布置上下功夫,也可以在幼儿园的走廊、墙面等显眼位置张贴与孝文化相关的图片、故事和名言警句,如“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从我做起”等,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孝文化的熏陶。

例如,以“感恩之心,孝行之美”为主题,幼儿园进行了一系列环境创设活动,在幼儿园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大型的“感恩树”,树上挂满幼儿亲手制作的感恩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有幼儿对家人表达的感激之情,如“谢谢妈妈每天给我做饭”、“感谢爸爸陪我玩”等,这些稚嫩的话语充满了温馨与真情,让幼儿在亲手制作与展示的过程中,感受到对家人爱的表达与回馈。此外,在每个班级的墙面上,幼儿园可以开辟“孝文化故事角”。在这里,幼儿可以欣赏到与孝文化相关的绘本故事,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这些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同时,每个班级还需要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孝文化故事的讲述与表演,让幼儿在参与中更深入地理解孝文化的内涵。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孝心教育活动

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与孝心教育相结合,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父母的辛苦和关爱,从而激发孝敬父母的情感。比如,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献孝心活动,如制作生日卡片、进行演讲活动、为父母洗脚按摩等,让幼儿用实际行动体验孝心教育。

例如,以中秋节为例,幼儿园可以开展“月圆人团圆,孝心传千年”的主题活动,活动前,教师通过故事讲述、视频观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特别是与孝顺父母相关的传统故事,如“嫦娥奔月”中后羿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引导幼儿理解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孝顺的重要性。活动中,组织幼儿亲手制作月饼,并将制作好的月饼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体验到传统节日的乐趣,更在亲手制作与分享中学会了感恩与孝顺,体会到为家人付出的快乐。

三、通过故事讲解和角色扮演体验孝心行为

故事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形式,通过讲述孝道故事,可以让幼儿了解孝心的内涵和重要性。同时,角色扮演也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孝心行为,从而加深对孝道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幼儿园可以选取有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故事,通过讲解和解读,向幼儿传递孝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然后,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如扮演孝顺的孩子与父母亲密互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孝心的美好。

例如,在幼儿园在开展孝心教育活动时,可以选取《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等孝道故事进行讲解,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幼儿们可以深刻理解了孝心的含义和重要性。接着,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孝心行为。在活动中,幼儿们扮演孝顺的孩子,为父母捶背、揉肩、做家务等,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和尊敬,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幼儿们也就加深了对孝道的理解和记忆,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心。

四、将孝心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家园互动中

日常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孝心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同时,家园互动也是孝心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可以共同培养幼儿的孝心意识。比如,幼儿园可以在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等领域的教学中渗透孝敬教育内容,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教沙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孝心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孝心意识。

例如,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中,可以选取《弟子规》等经典诵读材料,让幼儿在诵读中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同时,该幼儿园还组织幼儿进行了“诵经典”的歌舞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此外,该幼儿园还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孝心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孝心意识。比如,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孝心实践活动,如为长辈洗脚、做家务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孝心行为,通过这种形式的家园互动,加深家长对孝心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孝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有助于培养幼儿尊敬父母、长辈的情感,提高道德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环境创设、结合传统节日、故事讲解和角色扮演以及融入日常教学和家园互动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孝文化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然而,孝心教育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幼儿园应继续探索和创新孝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教育体系。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和支持幼儿园的孝心教育活动,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彭江红.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渗透策略[J].家长,2020(06):82+84.

[2]窦海芳.孝文化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渗透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0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