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红色苗文化如何在新型旅游业中发展

作者

殷艺菡 指导老师:侯蕾 宋子慧

项目名称:湖南省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项目--九黎源苗寨度假区

写作人员:、施一洵、杨紫琦、阳书瑶、相子扬

写作时间:2024年11月

摘要:随着近年来旅游经济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红色文旅的发展,而红色民族文化也是红色文旅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在少数民族区域加强红色文化推广,从而增加民族凝聚力,同时也利于民族交流交融。本文主要探讨红色苗文化在新型旅游业背景下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型旅游业、红色苗文化、发展

一.背景分析

1.政府政策支持

随着近年来旅游经不断发展,我国逐渐重视全国乡村旅游的红色文化建设。同时,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支持乡村红色旅游业发展,比如《支持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不断推进打造了新型乡村红色旅游经典研学旅行景区,同时加强了民族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了传统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经济、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

疫情结束后,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迎来井喷式复苏,中国旅游经济迅速回暖,并促进中国经济第二季度恢复增长。同时,乡村振兴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目标,我们设立苗寨度假区对于当地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苗寨度假区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苗族人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坚持科学的人才引培机制、转变服务态度、避免过度商业化、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才会成为全国其他少数民族村寨实现旅游发展、提高旅游扶贫效应、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成功典范[1]。

中国旅游业结构逐渐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日益加深,如红色文化之旅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现如今,国内红色文化基地比比皆是,但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却是少之又少,而红色民族文化也是红色文旅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在少数民族区域加强红色文化推广,从而增加民族凝聚力。

当今国人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空前关注,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民众乐于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支持和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旅游业与科技不断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及效果评价,不仅丰富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也在一定程度拓宽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2]。

二.新型旅游业背景下的挑战分析

1.消费者消费观念改变,出现了消费降级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个性化、有意义的旅游体验,对旅游产品和文旅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使许多人感受到了经济压力,他们不得不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选择更具经济性的旅游产品。

2.互联网旅游营销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互联网经济发展给传统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改变。某景观、景区或地域因在网络爆红而引起游客或消费者前往游览体验的行为为国内的旅游业带来了无限生机的同时也激起了同行之间的内卷行为,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及吸人眼球的爆热话题于无形中对红色苗文化旅游施加了沉重的压力。

3.少数人对于苗族文化的不了解(不认同)

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外界的连接较为微弱导致了苗族文化的传播力有限,外界对于苗族文化的认知有限。由于对于这种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缺少全面的认识,少数人群并不了解苗族文化,并对苗族文化有一定的认知错误。

三.对策建议

在政策的引导下,我们在贵州创建了贵州苗族文化红色度假区,以保护苗族民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红色少数民族文化为目标,探讨有利于红色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发展对策。同时,为了展示旅游对于传统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影响,我们在度假区建设也更加注重了苗寨的文化景观的变化[3]。

1.苗族文化红色度假区将提供多样化的红色苗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红色苗族文化展示、民族表演、手工艺制作、传统服饰秀、文化交流等基础性活动。

2.为顺应大众潮流与旅游年轻化态势,苗族文化红色度假区可以打造推出实景类沉浸式副本类剧场,以红色文化为背景,依托苗寨的自然风光、田园村寨、苗民族风俗等特色元素打造沉浸式线下实景剧场体验“COS+推理+解谜”真人互动性红色文旅模式。打造真实、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实景剧场副本体验,将苗族传统文化活动与红色革命故事相结合,让游客全面了解红色苗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同时,大部分工作人员为当地苗民,既促进了当地居民就业,也推动了经济发展,以社会交换理论作为基本理论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该社区的居民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开放性、主轴性和选择性译码,构建了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4]。

3.苗族文化红色度假区可以打造一个中小型红色苗文化展览馆,租赁苗寨中原苗民房屋,保障展览馆的苗族特色,充分展示苗族文化,又便于游客参观和管理。这座展览馆以红色为主色调,旨在展示苗族文化和红色历史。同时,展览馆将作为多个沉浸式副本的副本背景了解区(起始点)和资料收集区,也为游客提供各个副本的VR版完整故事电影,成功通关副本的游客可以免费观看。

4.苗族文化红色度假区可以进行实景剧场类展览馆设计,以文化展览馆为中心,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VR、AI等科技将整个苗寨打造成为一个实景的红色苗文化展览处,设计仿真的革命时期苗族村落场景,让游客在寨中漫步时能与故事苗寨中人、红色故事的主人公擦肩而过,沉浸式感受他们的故事,感受苗族传统建筑、田园风光等,让游客通过实景类剧场感受红色苗族文化的魅力。

四.结论

在新型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红色苗文化独具特色,有相关政策支持、社会关注度高等一系列机遇,也有着大众消费降级、互联网旅游营销过度等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推动红色苗文化随着社会变化、技术革新与大众潮流在新型旅游业中不断创新性发展,坚持推动传统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罗岚洪,李权.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千户苗寨为例[J].新西部,2022(09):113-115.

[2]王金晓. 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及效果评价研究[D].贵州大学,2023.DOI:10.27047/d.cnki.ggudu.2023.00256。

[3]朱正斌,李瑞,殷红梅,等.旅游驱动下传统民族村寨文化景观演化特征与机理研究——基于贵州西江苗寨的案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4,40(01)。

[4]梁珂珂.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参与动力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23.DOI:10.27807/d.cnki.cgzmz.2023.000390.

基金项目:湖南省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项目--九黎源苗寨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