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许贤君

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省市: 湖北省武汉市 邮编: 4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翘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建造出了非常优秀的现代建筑。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建筑设计不应该只采用西方的现代建筑设计,也应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元素与之融合,从中应用,一方面可以使我国的现代建筑具有中国特色,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和创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以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为主题,展开讨论研究,分析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区别,探索传统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传统建筑;设计;现代建筑;应用

引言: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凝聚了中华儿女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重要传承载体,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类型有宫殿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园林建筑等等,传统设计和民族特色是不可分割的,在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中,要做到合理地应用,正确地使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优化和改进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为其增添别具特色的中国艺术性质。

一、传统建筑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区别

(一)建筑设计理念不同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劳动人民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遗产,传统建筑受到了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以及各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过去,建筑设计的理念追求天人合一,富有很强烈的风水学,且由于土地的面积广阔,我国的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较大,以农家院,四合院,坊间巷子等类型的建筑为主。而现代的建筑设计由于受到人口基数的影响,大部分人很少有机会居住带院子的建筑住宅,而且建筑设计的理念多以实用性为主,厨房和卫生间都在商品房的内部,而不是过去的院子外面。

(二)建筑材料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的建筑多以木材,砖瓦,石料为主要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现在的木质建筑基本已经退出了常规的建筑工程领域,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非承重砌体,木材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辅材,如木门,木地板等等。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材料的强度要优于传统的建筑材料,比木质材料更适合现代建筑的需要。

(三)装饰风格,空间布局不同

传统的建筑装饰风格融合了花园设计,精致的匠人工艺,现在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同时家居装饰基本为功能性的陈设,如休息的床和榻;用餐,饮酒,对弈的桌,几;会客功能的太师桌椅;分割空间的屏风等等。相对比,现代建筑的装饰风格变得多样化,年轻人根据自己的喜欢装修成新中式,简欧风,日式风等等,而且家居摆件变得千奇百怪,什么造型的都有,建筑是生活的容器,也是生活的反应,跟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改变,过去的传统建筑重视院落,现代建筑重视生活功能区。

二、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建筑材料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材料多采用一些天然的建筑材料,如青石砖瓦,土木竹泥等等,这些建筑材料不仅美观环保,而且具有本土的文化特色。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可以为现代建筑增添文化历史的底蕴,赋予建筑文化内涵,给予人良好的文化环境。就如现在很多历史文化博物馆,文人墨客的旧居,其实都是现代建筑平地而起的,缺乏文化认同感;又比如很多文人的旧居早已年久失修,不成样子,没有参观的价值。而通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可以使游客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韵味。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通过参观文物的年代不同,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会使得整体的装修风格发生改变,使观者更好地感受那个时代[1]。

(二)传统建筑结构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时,建筑的结构往往比较简洁实用,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例如抬梁式构架,穿斗式结构,榫卯式结构,井干式结构,花架式结构这些传统建筑的结构支撑着传统建筑的稳定和强度,使得建筑整体的寿命得到了加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这些传统建筑的建筑结构特点可以作为设计的参考,以及设计的点缀,增强美感。例如在公共建筑,可以采用穿斗式结构或者戏台上的花架式结构,用在公园的大门上,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2]。

(三)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在建筑风格上有着极强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例如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壮族的土楼,彝族的土掌房等等。这些民族的建筑设计结合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的气候环境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可以将传统的建筑风格进行借鉴,根据当地的文化和建筑风格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例如地方上的旅游酒店,参观景点,现代建筑设计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特色的建筑设计进行规划和布局,可以展现当地的丰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整个建筑具有传统建筑的个性特色。

三、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实例

(一)榫卯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

榫卯结构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建筑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建筑结构通过各构件之间的节点进行拼接连接,使得中国的木结构建筑超越了现代的建筑排架强度,不仅可以承受较大强度的负载,同时还可以允许一定程度上的变形,削弱地震的破坏,从很多结构特点上,优于现代建筑的设计结构。榫卯结构主要采用木质材料来进行建筑设计,这种建筑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五金配件,不需要钉子和铰链等现代工具,仅用木材,就可以建造出一座完整的建筑,它具有稳定的力学支撑,是高强度的建筑设计结构。传统的建筑设计如应县木塔,苗族的吊脚楼,均采用了榫卯结构。通过榫卯结构的特点,现代设计可以很好地进行借鉴,设计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由于木结构建筑材料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已经基本不采用木质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设计。目前采用榫卯结构可以使用现代的工程建筑材料来实际应用,它可以加强建筑结构的强度,增强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很好地解决材料浪费,如我国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就是采用钢架构利用榫卯原理来进行设计的,他通过钢柱组成一个巨大的钢屋顶,通过一层一层的钢梁连接,使得建筑具有高强度的承载力量,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将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以城市发展的中华智慧为主题,为全世界的人们展现出了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有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建筑特点,展现了强烈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和气质[3]。

(二)现代仿古建筑设计的应用

上述说过,通过传统的建筑设计,可以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我们现在常看到的“中国古迹”其实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产物,由于时代的变迁,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战争,在战火纷飞中,很多古建筑都已经消失,而我们当前耳熟能详的古建筑,都是基于原始建筑之上,进行维修和重建的。例如滕王阁,黄鹤楼,白瀑寺等等,过去的建筑是不可复制的,但是通过利用传统建筑的设计元素和手法,可以再现出古代建筑,帮助我们当代社会的人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帮助人们感受时代的文化气息,这是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最大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面十分广泛,可以从传统建筑材料、传统建筑结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传统建筑节能减排的优点来进行全方位的应用,通过两者的融合,可以加强现代建筑设计的艺术文化气息,更好地加强人们对传统建筑的认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参考文献:

[1]黄兰.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12):133-135.

[2]王涛,徐艳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理念的融合[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6):108-110.

[3]方博文,李莉,刘隽华.“非遗”木雕的特点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2(23):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