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作者

陈定芬 孙蕾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检验检测中心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 725100

压力表作为工业生产、能源计量以及众多科研实验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计量器具,其计量准确性至关重要。它能够对压力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显示,为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关键数据支撑。然而,在实际的计量检定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各类影响检定结果准确性以及压力表正常使用的问题。

一、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性

压力表作为工业生产、安全监测及民生领域的核心计量器具,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安全与生产质量。在石油化工、热力发电等高危行业中,压力表实时监测管道压力变化,若计量失准可能引发超压泄漏、爆炸等重大事故;在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等领域,精准的压力控制则是保障医疗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关键。计量检定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确保压力表的示值误差、量程范围等指标符合国家计量标准,不仅是对设备可靠性的验证,更是维护公共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二、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常见问题分析

2.1 检定标准执行不严格

部分检定机构在压力表计量检定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开展工作。例如,在检定周期方面,未根据压力表的使用环境和频率合理确定检定周期,存在超期未检或缩短检定周期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在检定项目上,简化检定流程,漏检部分关键项目,如指针偏转平稳性检查、压力上升和下降过程的示值误差检定等,导致检定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压力表的计量性能。

2.2 检定设备问题突出

设备老化:一些检定机构的压力表检定设备使用年限较长,设备零部件老化严重,如活塞式压力计的活塞和活塞筒磨损,导致压力传递不准确;精密压力表的弹簧管弹性下降,影响测量精度。设备老化不仅增加了检定误差,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检定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护保养不足:部分检定机构对检定设备的维护保养重视不够,缺乏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和记录。

2.3 检定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专业知识欠缺:部分检定人员对压力表的工作原理、计量检定规程理解不深入,在检定过程中不能准确判断故障和误差来源。操作技能不熟练:新入职的检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操作不规范。如在安装压力表时,未按照规定的扭矩拧紧接头,导致压力泄漏;在读取压力表数值时,视线与表盘不垂直,产生读数误差。

2.4 原始记录与数据管理不规范

记录不完整:部分检定人员在填写原始记录时,存在信息填写不完整的情况,如未记录检定环境温度、湿度,未详细描述被检压力表的外观状况等。这些缺失的信息可能影响对检定结果的分析和追溯。数据处理不严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计算错误、有效数字保留不当等问题。同时,原始记录的保存和管理不规范,容易造成记录丢失或损坏,不利于后续的复查和统计分析。

三、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严格执行检定标准

规范检定周期管理:依据《JJG52-2013 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压力表实际使用工况,建立动态化周期评估机制。对于化工企业反应釜等高腐蚀、高压、高频使用场景的压力表,将检定周期从常规6 个月缩短至3 个月;对实验室备用或静态监测用压力表,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可延长至 12 个月。引入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电子标签和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自动触发检定预警,同时生成可视化的送检日历,实现检定周期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全面落实检定项目:编制《压力表检定操作标准化手册》,采用“理论授课 + 实操演示 + 考核认证”的三阶培训模式,确保每位检定人员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在检定流程中设置双岗互检机制,对弹簧管弹性、指针偏转平稳性、示值误差等 12 项核心指标进行全流程录像存档,关键数据采用电子签名确认。建立质量监督小组,每月抽取10% 已检压力表进行盲样复检,误差超标的项目启动追溯程序,同时将质检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3.2 加强检定设备管理

更新老化设备:构建检定设备性能评估模型,从测量不确定度、重复性、稳定性等维度对设备进行量化评分,低于安全阈值的设备立即停用。引入 AI 智能压力校验系统,该系统集成自动加压、数据采集、误差分析功能,可实现15 分钟内完成单表全量程检定,效率提升3 倍。制定 5 年设备更新路线图,优先配置带有溯源证书的高精度标准器,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实施设备“一机一档”全生命周期管理,采用二维码溯源技术,扫描设备铭牌即可调取维护记录、校准证书等信息。建立三级维护体系:日检由操作人员完成外观清洁和基础功能测试;周检由技术骨干进行精密部件校准;季度检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性能评估。开发设备健康监测APP,实时推送维护提醒,记录维护过程视频和关键参数,形成可追溯的电子维护档案。

3.3 提升检定人员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合作,开设压力表计量检定专项研修班,课程涵盖数字压力表原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计量法规解读等前沿内容。建立线上学习平台,上传 300+ 小时的教学视频资源,设置在线答疑和模拟考试模块。推行学分制考核,年度专业学习不得低于 60 学分,未达标人员需参加补考并暂停独立检定资格。

强化操作技能训练:搭建 VR 虚拟检定实训平台,模拟高温、防爆等特殊场景下的操作流程,让新员工在安全环境中积累复杂工况经验。每季度组织“计量工匠技能大赛”,设置快速拆装压力表、微量误差辨识等竞赛项目,优胜者授予“技术标兵”称号并给予晋升加分。实施“1+N”导师培养计划,每位资深检定员同时带教3-5名新员工,通过“跟岗学习-独立操作- 质量考核”三阶段培养模式,确保新人6 个月内达到独立作业水平。

3.4 规范原始记录与数据管理

完善记录内容与格式:开发具有强制填写功能的电子记录系统,设置下拉菜单、数值校验等防错机制,确保被检压力表型号、出厂编号等18 项基础信息完整录入。采用区块链技术对原始记录进行加密存证,数据一经生成即无法篡改,同步生成哈希值供后续验证。定期组织记录填写竞赛,评选优秀记录案例并汇编成册,作为标准化操作示范。

加强数据处理与保存管理:引入计量数据管理系统(MDMS),实现从数据采集、自动计算、误差分析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建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检定员自审、组长复核、技术负责人终审,审核过程留痕可查。采用异地双活数据中心进行云端存储,配置容灾备份系统,确保数据 99.99% 可用性。开发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可自动生成检定合格率、误差分布等可视化报表,为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结语

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对于保障压力测量准确、维护生产安全和质量控制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对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的研究可知,严格执行检定标准、加强设备管理、提升人员素质和规范原始记录与数据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苏荣 , 项迪 . 关于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 包装世界 ,2019,000(001):177- 177.

[2] 白骁 . 压力表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分析 [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00(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