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分析
岳锐
广南县南屏镇中心学校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长远来看,更有助于学生养成逻辑性严密的数学性思维,对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总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性提问的积极意义,明确在教学环节中问题设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结合过往教育经验中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性问题,逐一提出相关的策略及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在思维逻辑和问题分析层面的能力发展,并努力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策略分析
古人日:“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时机,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绪论
(一)对话教学理论
保罗·弗莱雷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对话”概念更是其解放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回顾“对话”概念的提出背景,厘清“对话”概念的意义蕴含,明确良好“对话”的生成条件,有助于发挥“对话”之于对话者在提升对话素养、形成批判意识和培养行动能力的教育价值,进而实现保罗·弗莱雷“教育即解放”的教育追求。
(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探究,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头脑中去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在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在最近发展区内,成人或是同伴的帮助的实际形式是多样的:如用模仿的方法示范、列举实例、启发式提问、由成人进行监督,以及最重要的-作为发展的积极因素的集体活动等。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特点
(一)课堂提问目的的明确性
首先,提问的内容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所以数学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所谓指向,就是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不能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其次,提问的对象应具有明确的指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所提的问题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是要让全体学生思考作答的。课堂上要减少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场面。
(二)课堂提问类型的丰富性
1、理解型提问
这种提问是让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内化处理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解释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关键数字;叙述知识的由来和实际意义;把学习材料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等。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的认识。
2.应用型提问
这种提问是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用于新的具体情境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对概念的外延进行界定;运用法则、公式进行计算;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等等。这是―种高级认知提问,它需要学生把已经内化处理过的知识再外化。这种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原有知识也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
(三)课堂提问候答、理答的合理性
在问题的候答上,要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及回答;在问题的理答上,教师要注意听,对学生表示尊重,并给与有效的反馈。
三、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启发性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组织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有趣且切合教材知识面的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能够启发学生学习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数学学科的知识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新课改已经很明确地指出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围绕探究性的问题来设计课堂问题,显然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问题的探究活动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四、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的策略
(一)注重问题设计的策略
1、注重提问“精”、“准”的设计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研究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的问题和小结性的问题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
2、注重提问层次的设计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二)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在课堂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2、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会问
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对于在严肃的课堂环境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很抗拒、很不适应,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趣味性的数学知识呈现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学生的抗拒心理,提升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3、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有问题想问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慧的展示,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有问题想问的能力。
五、总结
课堂提问不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的简单行为,而是与学生、教师、课堂气氛等紧密相连的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对教师来说,可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课堂活力,增强与学生的交流等;对学生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认知度,增加自信心等。但现在大多数的研究有的只是理论研究,缺少实践经验,有的只是实践总结,缺少理论基础,所以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过程,使教育教学研究更加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徐君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63.
[2]杜守英.解读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55.
[3]张广余,石建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