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鹰架理论指导下幼儿园中班ST EAM 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者

莫嘉韫

昆山高新区鹿城幼儿园 江苏昆山 215300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STEAM 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它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鹰架理论则为 STEAM 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搭建各种支架,帮助幼儿逐步提升能力,实现自主学习。《风筝飞起来啦》这一活动作为中班 STEAM 教育的实践案例,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能够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接触和体验 STEAM 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鹰架理论搭建合适的支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搭建环境支架,为STEAM 教育活动建立物化环境

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良好的物化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风筝飞起来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室内外空间,为幼儿营造一个与风筝相关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主题墙上张贴各种风筝的图片,包括传统风筝和现代创意风筝,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风筝的多样性和美丽。在美工区摆放各种制作风筝的材料,如彩色纸、竹签、线等,激发幼儿的动手制作欲望。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个开阔、通风的户外场地作为活动区域,如操场或花园。在场地周围设置一些风筝展示区,展示幼儿和教师制作的风筝,让幼儿在活动前后能够欣赏和交流。

二、搭建材料支架,为幼儿提供互动式深入学习体验

丰富多样的材料是幼儿开展 STEAM 活动的基础,教师要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的需求,提供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深入学习。除了基本的制作风筝材料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的材料,如薄塑料膜、羽毛、铃铛等,让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风筝。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材料的特点,如塑料膜比较轻便、羽毛能够增加风筝的美观等,帮助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区域中设置一个材料探索区,投放一些与风筝飞行原理相关的材料,如风扇、气球、纸飞机等。让幼儿通过操作这些材料,探索风力、重力、空气阻力等科学原理,为制作和放飞风筝做好铺垫。教师可以在一旁适时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如“为什么风扇对着纸飞机吹,纸飞机会飞起来?”“气球放气时为什么会向前冲?”等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三、搭建活动支架,为幼儿形成STEAM 品质奠定基础

活动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 STEAM 品质。例如,在活动前期,教师可以邀请风筝制作艺人为幼儿进行风筝知识讲座,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讲座结束后,安排互动环节,让幼儿提问和交流,加深对风筝的认识。待活动开展环节,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组织风筝制作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合作交流,共同完成风筝的设计和制作,并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风筝。比赛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创意想法,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最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们商定,选择一个晴朗、有风的日子,到户外进行风筝放飞活动,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飞行状态,思考风筝飞行与风力、风向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搭建策略支架,为STEAM 教育活动提供平台策略

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的效果。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例如,在制作风筝时,教师可以问幼儿“怎样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风筝的形状对飞行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主动去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亲自示范一些操作技能和方法,让幼儿更加直观地学习。

五、搭建经验支架,让幼儿成为STEAM 教育活动主人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运用到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唤起幼儿已有的关于风筝的生活经验,如问幼儿“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你放过风筝吗?感觉怎么样?”等问题,让幼儿回忆和分享自己的经历,为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则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促进相互学习。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和收获,帮助幼儿拓展新的经验。例如,教师可以问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等问题,让幼儿对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学习和活动积累经验。

六、搭建评价支架,形成幼儿园STEAM 特色实施评价

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及时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在《风筝飞起来啦》活动中,教师要搭建多元化的评价支架,全面评价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包括:(1)过程性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合作能力、探索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2)成果性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幼儿制作的风筝和活动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风筝的制作工艺、创意设计、飞行效果等方面。可以采用幼儿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鹰架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搭建环境、材料、活动、策略、经验和评价等多种支架,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园中班幼儿在 STEAM领域的综合发展。幼儿教师在活动实践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要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庄月香 .STEAM 理念下幼儿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 [J]. 小学科学 ,2024(24):118-120.

[2] 董瑞霞 . 幼儿园 STEAM 项目活动中教师的五维支持策略 [J].新班主任 ,2024(2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