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拖动实训课程中电路检测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策略

作者

周佳

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摘要:电路检测是电力拖动实训课程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但目前中职学校在电路检测技能培养方面还存在内容设置与岗位需求联系不紧密、教学模式单一、考核评价片面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检测技能水平的提升,本文分析了电路检测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从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考核评价、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策略,以期为中职电力拖动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育;电力拖动;实训课程;电路检测;技能培养

电力拖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支撑技术,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对电力拖动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电力拖动专业肩负着培养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重任,必须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电路检测作为电力拖动运行维护的基本技能,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不少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电路检测技能训练薄弱,难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了突破这一瓶颈,需要立足岗位需求优化实训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强化技能考核评价,深化校企合作,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电路检测技能。本文在分析电路检测技能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技能提升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一、电路检测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一)电路检测技能是电力拖动实训课程的重点

电力拖动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电路检测作为实训的基本内容,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元器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故障能否准确诊断等,都需要依靠规范的检测来验证,实训课程要让学生掌握电路图识读、导线排查、元器件测试等基本方法,能熟练使用万用表、兆欧表、示波器等仪表进行数据测量,并能根据测试结果综合判断电路运行状态,电路检测贯穿电力拖动实训始终,是实现电气控制、故障诊断等核心技能的基础。实训课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电路检测能力培养,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下,按照检测操作规范组织训练,通过大量实操强化检测技能,为后续技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二)电路检测技能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密切相关

电力拖动设备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电路检测是运行维护人员的必备技能,企业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中,都把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放在首位,电路带电检测直接关乎人身和设备安全,漏电、短路、接触不良等故障若检测不及时,极易酿成事故。企业对电路检测有着严格要求,需要员工精通检测标准和安全规程,熟练掌握常见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员工只有具备过硬的检测技能,才能胜任电力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岗位。目前不少毕业生在检测基本功、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适应企业需求,中职学校要主动对接行业标准,将电路检测作为实训教学的重中之重,强化技能训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掌握业务流程,在真实项目中积累实践经验,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理论实践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2]。

二、提升电路检测技能的策略与方法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强化实践导向

电力拖动实训课程内容要紧密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以电路检测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教师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电力设备运维中的常见电路故障,如断路、短路、接地、老化等,优选典型案例融入教学,在内容编排上,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前期训练识读图纸、检查线路这些基础技能。随后逐步过渡到故障诊断、隐患排查等较复杂工作,技能训练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要加大实践课时比例,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精讲多练中夯实技能,实践教学要创设仿真工作情境,选取企业真实故障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检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要重视职业素养培育,将安全生产、成本控制等意识渗透到技能训练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

例如,某校电工实训课程以工厂供配电线路检测维修项目为主线设计教学,前期以电路识图、低压线路敷设等模块为主,让学生掌握识别电气图形符号、使用导线排查短路断路的基本方法,随着项目推进,引入电机控制电路检测、PLC输入输出故障诊断等较复杂内容,在解决问题中强化综合技能,每个项目都设置2-3个案例情境,选取电气火灾、电机烧毁等事故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故障原因,制定检测方案并动手实施,教师从旁指导,通过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将检测融入工作情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始终将安全意识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培养学生遵章守纪、文明生产的职业素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要改变传统“满堂灌”式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教学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引导,学生自主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在“做中学”中掌握检测技能。例如,在组态实训项目中融入电气柜安全检测内容,学生承担触电防护、绝缘性能检测等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选取设备带病运行、安全事故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电路故障的原因,总结检测的经验教训。还要注重小组协作学习,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如在电动机检修实训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轮流担任组长,共同探讨绕组接地、定子铁芯短路等故障的检测办法,在研讨碰撞中启发思路、拓宽视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热情高涨。

(三)改进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

要突破传统的成绩评价,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从单一的知识点考核转向操作规范性、问题解决能力、安全意识等综合素质评价。可将平时实训过程性评价、期末技能抽查、企业实习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技能水平,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操作态度、方法运用、团队合作等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改进,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引导功能,除教师评价外,还可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在相互点评中查缺补漏、共同进步,鼓励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实训项目完成情况,查漏补缺。要重视实习考核评价,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参与,既看学生操作规范性,又考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学生,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电路检测是电力拖动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中职学校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树立职教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多维度培养学生的检测技能。在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中,让学生掌握行业通用技术,具备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教师要与时俱进,勇于教学改革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只有办学思路、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全方位对接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源源不断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人生道路上乘风破浪、勇毅笃行。

参考文献

[1]周波.电力拖动技术在教学实训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24,(02):78-80.

[2]许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23,(08):92-94.

[3]齐红丹.引导文教学法在中职《电力拖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